纪卓瑶
报载,高级工程师罗光志20年前被米脂县作为人才从陕西汽车标准件厂引进,并委以建设局副局长之职。后来由于他参与建设的项目未能上马,一闲竟“闲置”了11年。现在,罗光志不仅没有工作干,就连领工资的地方也没有了,生活陷入极度的困难之中。
在人才稀缺的今天,高级工程师罗光志缘何会被“闲置”11年之久?是罗光志高职低能,名不副实吗?不是。榆林地区调他到新建的烟厂负责设计施工,他大胆改革,节约资金80万元,还被评为地区先进工作者;他研制的“抹灰贴瓷砖多功能机”、“壶式导管水准仪”、“节水蓄水窖”等13项发明获国家专利。是米脂县人才过剩了吗?没人信服。别说地处陕北一隅的米脂,即使在南方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也没见谁吹过此类“大话”,米脂怎么就“人才过剩”了呢?以笔者主观臆猜,这其中恐怕另有玄机。比如,是不是罗光志在任时得罪了某些领导,引起了领导的反感;再比如,罗光志为了解决自己的工作问题,多次找省市领导“告状”,是不是惹恼了某些领导。倘如此,米脂县的领导就太有点缺乏君子的“雅量”和“气度”了。
现代经济是知识经济,人才是稀缺资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对党管人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集聚人才、服务人才,做到知人善任,唯才是举,广纳群贤。不断改善人才的工作与生活条件,以感情和人格的力量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罗光志的“闲置”虽然属于个例,但它反映了一些地区对人才的惊人浪费,也反映了我们一些领导在人才观念上的麻木,对人才的极不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