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曾是人人羡慕甚至眼红的款姐,也曾是令人钦佩,让人争相学习效仿的女强人。然而一场不幸改变了所有的一切,她从云端跌入谷底,昨日的春风得意还来不及细细体味便成为如今身无分文,债台高筑的“可怜人”,她就是本文的主人公——白彩玲。
生活所迫,无奈经商
白彩玲原是淳化县药材公司的职工,如果没有发生后来的事,她可能和其他女职工一样勤勤恳恳地上班,安安稳稳地过日子。然而事事难料,命运无常。1984年一场劫难不期而至。白彩玲的父亲突遇车祸撒手人寰,留下了白彩玲和她那还未成年的弟妹和6000多元的医药费。家里所有的支出就全靠白彩玲每月36.5元工资,生活困顿,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再加上这个时候白彩玲已经结婚生子,嗷嗷待哺的小生命更增添了生活的压力。
在这双重影响下白彩玲产生了辞去工作的念头。1989年白彩玲在单位办了停薪留职手续,于当年下海经商。
事业初成,突遭不幸
白彩玲是靠贩卖苹果起家的,从最初的自己摆摊卖,到有一点点资金开始小规模的批发,再到后来专门从事果品贸易批发。这其间白彩玲所负出的艰辛和努力是外人所想象不到的。但白彩玲硬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和良好的信誉口碑在经历多年辛苦之后,成了咸阳早期从事果品贸易的人之一。但正当白彩玲的事业稳步发展,如日中天之时,一件改变她命运的事发生了。
1996年5月26日,白彩玲与三原蔬菜果品保鲜厂签定了一份红富士苹果销售协议。随后,白彩玲口头委托该厂代办铁路运输。该厂又转委托给三原宴友思集团公司,并将白彩玲交的43000元运费交给宴友思公司。该公司接委托后将其向深圳发运冻肉的4节保温车皮计划变更为发运苹果。1996年5月29日,宴友思公司两名工作人员以运杂费6881.7元的价格在三原火车站办理了四车皮共450吨苹果托运手续。6月6日至6月8日,4车皮苹果相继到达深圳北站。但是,在打开车厢卸车接货时,果商发现车内温度很高,苹果严重腐烂,当即表示不接货,冷库人员也拒绝入库。按照规定,6月份运输苹果,冷藏车运输前必须加足冰盐降温保温,中途必须适时再加,否则温度升高,必然诱发果品虎皮、腐烂病。而宴友思公司明知此规定,却没有在途中加冰盐。
出现了这样的情况,白彩玲即找保鲜厂和宴友思公司要求善后,但几方意见不一,为防止损失扩大,白彩玲不得不将4车皮苹果降价处理,直接经济损失达四十余万元之多。
祸不单行,厄运连连
遭此重击并没有使白彩玲倒下,相反她骨子里那种不轻易认输的劲使她越挫越勇,在继续做水果生意的同时,1997年6月她又开了一家饭店,但一场不幸又突如其来。1998年的一天,一个顾客在她的饭店吃饭时,被火烧伤,该顾客在四医大治疗,白彩玲总共支付了12万元。
屋漏偏逢连阴雨。1998年4月白彩玲在淳化把苹果往深圳运输时,由于没有给苹果盖好蓬布,导致直接经济损失8万余元,间接经济损失30多万元。这时的白彩玲已经倾家荡产,负债累累。为还债白彩玲不得不把新买的房子做为抵押。更让白彩玲寒心的是,她的丈夫因为害怕承担债务而和她离婚了。
家庭变故,债主整日上门追债,女儿辍学。这一切使得白彩玲再也不堪重负,几乎倒了下来。
百折不挠,转机初现
“人活一口气,佛争一柱香”。为了讨回一个公道,1997年7月,白彩玲鼓足勇气将三原蔬菜果品保鲜厂和三原宴友思集团公司告上法庭,这场官司历经省市二级法院5年3次审判。2002年4月,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终于终审判决宴友思公司赔偿白彩玲直接经济损失29.43余万元;保鲜厂承担直接经济损失12.61余万元。这一审判结果使白彩玲得到了些许安慰,可谁曾料到自2002年6月她申请咸阳中院强制执行,一直至今都没有能执行下来。
天下无难事 难在不作为
白彩玲说,2003年9月17日,咸阳中院首次对宴友思公司进行强制执行,共执行6万余元。这是在省高院终审判决后,执行的最多一次。但是,这距省高院判决的宴友思公司应在2002年4月29日判决生效后十日内,赔偿直接经济损失294342.65元及利息(自1996年7月1日起至付清款止);保鲜厂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承担白直接经济损失126146.85元及利息(自1996年7月1日起至付清款止)的判决数额还相差的很远。
白彩玲说,法院强制执行也快2年了,真不知道一个已生效的法院判决,什么时候才能执行完。
后记:记者于2004年3月16日来到咸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询问有关白彩玲一案为何执行不下去的原因。据该院执行庭负责此案的法官讲,宴友思集团法人代表的特殊身份(省人大代表)是此案执行不利的一个主要因素。现在此案处于一个停滞状态。但该法官认为此案中院还是要继续执行,审判结果仍具法律效力。
■章琦 李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