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文/白麟
如果你有心去音像制品店看看,会发现琳琅满目的磁带、碟片、像带、软盘、游戏卡……真是应有尽有;或者到网上的“影音超市”逛逛,多的是音乐、影视、卡通、百科、戏曲、教学等等的CD、VCD,应该说是要啥有啥了。可觅来寻去,就是少了文学音像制品——即便是有,也多是文学作品改编制作成的影视VCD,少有由文学作品直接制作成的音像制品。
笔者大江南北跑过不少城市,每到一地,必进书店、音像店一番“浪淘沙”,盼能找到几盘文学磁带或几张诗文碟片,可翻来覆去费了不少时间恁是没有。问多了,店员不屑地瞪一眼,似乎在说:这年头,好看好听的东西多的是,偏偏找什么诗文碟儿,真是的!敝人自知已被打入“另册”,不便多言,悄悄溜出门就是了。你说这是我,还是当今文学的尴尬?
细数起来,十多年间,笔者苦心积攒,竟也有了10余盘带子。在太原书市的半价书摊上,在重庆小音像店的旮旯里……也曾“抠”出过几盘普希金、席慕蓉的抒情诗歌和《中外爱情诗精选》等朗诵磁带,旧虽旧矣,仍如获至宝。另外便是广州、长沙邮购过一套四盘《中国现代名家诗文精品欣赏》的磁带和《当代少女抒情散文欣赏》两张VCD,只是太少、太陈了,不经看!
或者换个方式到网上去看看。搜索“文学音像制品”,总算从“经典名片”里找到几部由文学作品改编制作成的影视VCD,如《西厢记》、《战地钟声》、《蝴蝶梦》等。电视剧一栏里,也有根据我国四大名著改编制作成的VCD《水浒全传》、《西游记》、《三国演义》和《红楼梦》;当然热播过的电视连续剧《笑傲江湖》,以及不久前播映的《大雪无痕》、《你的生命如此多情》等也很快制作成了VCD。
无论是网上搜索,还是到音像制品店实地查看,记者发现文学音像制品要么难得一见,要么只热一头——记者所能找到的文学音像制品大多是由文学作品改编制作成的影视VCD,而由文学作品直接录制成的音像制品却很少。如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电视散文、诗歌》栏目,节目已开办了四年多,期间推出了一大批优美的文学作品,观众反响甚好,可就是不见音像制品推出。记者曾就此事问过栏目组的编导:为何播过后不精选些制作成磁带、光盘?他们答:有过这个想法,但因种种原因,目前还不会有这个打算。再有,前不久在京举办的中外名著朗诵会上,有许多演播名家朗诵了《抉择》、《平凡的世界》、《我的父亲邓小平》、《夜幕下的哈尔滨》等优秀文学作品。让文学作品以演播的形式呈现给广大读者,应该是一种有益的推广和尝试,然而遗憾的是,全国如此多的音像出版社却没有一家想到并愿意出版音像制品。
浩浩文坛,泱泱诗国,不知是音像出版社忙于争歌坛排行榜,还是不屑于制作“诗文碟儿”,反正文学音像制品难觅是回避不了的事实。
近闻一条动人的消息:1998年末闪亮登场的“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组委会近日表示,待巡回几个演出季后将推出一套精美光碟以飨诗词爱好者。由此可见,文学音像制品要大量涌现还需假以时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之所以出现文学音像制品奇缺的现象,有主客观多种因素,如:比之于书的出版,音像制品成本高、技术难;同样是文学作品,大部分读者还是愿意接受纸质媒体;许多音像出版社为追求经济效益,热衷于出版那些打打杀杀的武打片、动作片或者是言情剧,而对相对“文雅”的文学作品避而远之,以为收不到经济效益……
尽管如此,记者仍坚信:文学音像制品不久的将来会有大的市场。因此这里奉劝音像出版社,不要为了追求眼前利益而放弃了一个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