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看这些恶俗的流行语

2023年12月19日

口文/谷慧

酷:已经没有人追究“酷”——“COOL”的渊源和变迁了,多数时候想都不想,也没有一点感情色彩,张开嘴:“酷”——像白痴一样。兴奋地说酷,羡慕地说酷,都不如白痴一样面无表情地说酷来得“酷”。它到底是什么意思?谁关心呢?一意思就不酷了。

体健貌端:这是报纸征婚广告生造出来的一个词,全称当为“身体健康,相貌端正”,大约是因为登征婚广告要按字付费,所以字越少越划算。这似乎代表了相当一批征婚者的心态:不一定漂亮,但也别歪嘴斜眼;不一定高大健美,但也别有慢性病。他们对婚姻的要求大抵也是如此,脚踏实地,量人为出。这也没什么不对,但就不能表达得更有创意一点吗?

策划:好端端的一个词就这么被毁了。市场严重不规范,企业乞怜于拍脑袋的“策划”时期过去后,“策划”这词儿又被传媒人接了过来。动不动“策划”一本书,“策划”一期专题,自我感觉还特别好,真明白市场、擅长策划的人只好不做声了。

工薪阶层:这个呢,“工薪阶层”自己倒不爱用,商家特爱用,通常打在装修成本不高的餐馆或卡拉0K的玻璃上,其实就是东西便宜的意思。但是,一个月挣多少钱算工薪阶层呢?这个词儿的流行和泛滥基本在北方。广东人聪明多了,一律叫打工仔,打工仔也可以坐在五星级酒店里喝早茶,环境和观众都不一样。

十大:鲁迅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对“十大”病的讽刺曾使“十大”之说一度销声匿迹,可是这两年“十大歌曲”“十大明星”“十大建筑”之类的评选越来越多了。这是一感性的活儿,不是理性的活儿,基本上没法儿拿尺子量拿秤称,所以全看功力。要是功力不到或者受其他因素左右,老百姓给这“十大”一大哄也是应该的。

闪亮登场:公关公司制作新闻稿,媒体拿来就用,于是便造成了“闪亮登场”的频频使用——无非是一个新产品出来了,得让读者兼消费者知道。一件衣服、一个须刀、一台电脑,甭管闪不闪光有没有脚,一律“闪亮登场”。

一族:这说法跟日本沾沾边吧?上班一族,S0HO—族,纹身一族……族又一族。意思不过是这一群人,而且是外延模糊不清的一群人,加上“一族”就俨然时髦起来,就像小餐馆挂上帘子取名“北海道”。

非常:凤凰卫视购买台湾娱乐节目《非常男女》播出时,“非常男女非常话题”还是一个有趣的说法。然而人们很快领略到“非常”从副词变成形答词的好处,就是可以不加节制地滥用,放之四海而皆准。这是一个包装大于内容的时代,传媒都在挖空心思搏出位,黔驴技穷之际纷纷抓住“非常”这根救命草,可见其“非常”贫乏。

另类: “另类”在哪儿呢?也不怪编者,谁也不知道什么是另类、另类是什么;再说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今天的另类明天可能就变主流了,你敢扬起另类大旗,等于给人树一靶子——找打。敢于宣称“另类”的入还真不少,所以把“另类”这词弄恶心了!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谨防网上诈骗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4/3/20040331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4-03/31/34658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