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包村的高阳镇干部屈民虎说:在搬迁的选址和规划上,我们是比较慎重的,既要合乎村民的利益,又要防止搬到采空区出现新的塌陷。所以,我们多次召开村民代表、村民大会,并通过个别走访谈心的形式,统一思想认识,并请县煤炭局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实地勘测,划定界线,按照县委指示,力争万无一失。在新村规划上我们结合群众的经济承受能力,本着量力而为,统一规划,统一标准。谁知,首次的43户重灾民砖混结构房子主体工程还没完工,随即新村又出现了裂陷,并且越来越严重,村民的情绪一下低落千丈,政府的工作也由主动变为被动,整体搬迁工程由此搁浅。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要促成问题的尽快解决,使92户村民搬到安全地方,小煤窑的无秩开采得到限制,必须得由县一级政府会同有关职能部门,协调决策才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但是,由于去年的县级政府换届,主要领导的更新交替,致使问题处理出现脱节,失去了连续性。加之该村村民自治组织的长期瘫痪,使群众失去了组织能力,他们作为主告方没有谁能把群众组织起来,也拿不出巨额的诉讼费利用法律武器讨回公道,维护自己的权利。
镇政府着急 无能为力
面对维护一方村民平安的高阳镇政府,灾民无不为他们无奈的同情理解所感动。灾民韩万明深有感慨地说:“我们住的危房,也牵动着镇上领导的心,一遇到打雷下雨,包村干部必到,特别是去年的连阴雨天气,道路不通,镇长带领有关领导多次步行绕道村上查看灾情,督促我们转移”。村干部韩宏谋说:“尽管镇政府权力有限,但是他们始终能以积极的态度想办法解决问题,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还同有关部门共同拿出资金请煤炭设计研究院作了《蒲城县高阳镇韩窑村地面建筑变形原因分析报告说明书》,为最终以法律的程序解决问题,为村上留下了详实、据有权威性的证据。从韩窑村1998年出现裂陷到现在已6年多了,先后已有37户的房屋倒塌,200多间危房不能居住,但由于镇政府组织得力,撤离及时,避免了无数次重大人身事故的发生。但是由于事态涉及到蒲城、白水两县20多个职能部门,财产损失达百万元,仅凭一个年财政收入只有100万元的贫困乡镇来解决,显得身单力薄,束手无策。
窑主置若罔闻 我行我素
造成韩窑村房屋裂陷、重建再次裂陷的原因,除了有关职能部门工作失误外,直接责任者应是相邻的小煤窑。从1998年到现在,由于小煤窑直接破坏,许多失去家园的群众,负债搬迁,债务累累,致使家庭一贫如洗,已走到家破人亡的地步。然而,相邻不到500米的6个小煤窑除两个资源枯竭转产外,其余四个照样车水马龙。据村民说:“从老村塌陷到新村的搬迁,前后持续了5年多,在这期间窑主没有流露出丝毫的同情与善意之心”。小煤窑的无秩开采,除造成这个黄土高原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的旱原村庄地面房屋耕地塌陷外,还使地下水大量泄漏,人畜生活用水中断,群众被迫要到6公里外的地方花钱买水吃。一些年迈体弱付不起昂贵水费和拉水车辆运费的群众,只好饮用从小煤窑拉井下排出来的污水,但时时还遭到限制。
在调查中群众提起小煤窑悲痛万分,常常是泪流满面。但是由于群众普遍法律意识的淡薄,加之村民自治组织的长期瘫痪,以及窑主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使群众对西安煤炭设计院出具的《地面建筑变形分析报告说明书》中划分据有法律依据的结论和建议束手无策,《说明书》称:韩窑村地面建筑物的破坏属于煤矿开采所致,即韩窑村周边的韩窑煤矿、韩窑联办煤矿、红旗煤矿和白水县所属的宝珍煤矿开采造成韩窑村民房屋和学校教室开裂,计算结果可作为制定责任范围依据……建议尽快掌握情况,采取措施保证村民搬迁及村民和学校安全,防止再次出现无秩开采,造成地面建筑新的破坏。
确凿的法律依据,终归由于村民自治组织的瘫痪,在巨额的起诉费面前,显得束手无策,自己放弃了用法律武器为自己讨回公道。而小煤窑主正是掌握村民法律意识淡薄的心理特征,继续我行我素,无秩开采,造成新的塌陷,使韩窑村92户村民雪上加霜,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生存陷入困境。
中国煤炭报记者 王成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