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热销书之辩

2023年10月02日

□文/山海夫

时装讲究新潮款式,能流行便是成功的标志,这和书不一样,书最忌商业操作,有些书尽管可以畅销一时,但马上被人遗忘。你发现什么书借用媒体炒作助销,大多一阵风。我们逛书摊有个发现,曾经热销一时的书,过后立刻贬值没人要。

对那些一夜捧红的书,为什么不可信呢?读书要十年寒窗,写书更是如此,没有长期的积累、沉甸、酝酿,就不可能一夜之间横空出世一部名著。我们现在走进书店,发现有两类书,一类是一版再版的名著,这类书尽管多家出版社都在多次出版,即使“过量”,但不会过时,读者后继有人。还有更多的是流行书、热销书,都是这些时尚内容的,积累货架,我担心它们最终如何处理。人类文明,其一是文化积淀,再就是现代信息。只要是这两者都是有价值的(垃圾信息除外)。很多热销书或者促销书,为什么不可信?它没有文化积淀,只有“唾余”。再者,这些书追赶不上现代信息,在这一点上,它是一种弱势媒体,它在这里贩卖二手货,或者虚张声势,或者无聊,不知不觉已被弃之街头了。书籍重在文化积淀,人们为什么要“藏书”,没有文化积淀没有价值的书还值得藏吗?这类热销书也许一时有人争购,但立刻变冷。我曾和别人到一家书店的仓库里去挑折价书,书真的不少,一个大房间全垛满了,本想可以满载而归,可我们倒腾了一个上午,遗憾的是一本书也没有挑出来,我们相对而视,失望而归。书大多是“时兴”的那一类,比如现今讲究的时尚,这些书就非常时尚,我不好说它们是垃圾,但我不明白这些书为什么能够出版。在我的感觉中,书大致分两类,一种是文化类,人类的文化积淀,所有的哲学、艺术、历史都包括了。另一类就是工具书(和实用之类),掌勺烹饪、养树种花,包括现在的股市指南之类的书,这其中照样不乏好书。古人有“酒籍肉帐,皆成佳篇”之誉,什么文体里都可以读出好文章,可这一大堆书里挑不出一本来。不论什么书都应当少不了文化的积淀,这些时尚书,真的找不出一点文化内涵来,时装可以追求流行和时尚,书却不能。

书如果一个劲地追求商业化,那就大可质疑了。现在市面上的这一类书就太注重商业化,就连我们走进书店里的那种书香气氛也越来越淡,而商业化气息越来越浓。现在出书太容易,好多无价值的书进入了发行渠道,最终拥积到货架,如果不清理,书店的“文化”气息真的越来越少了。

上篇:《宋词地图——跟着宋词去旅行》(插图本)
下篇:吴敬琏:年度经济人物各有千秋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4/4/20040409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4-04/09/22190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