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杰
日前山西工人报以“经销商自曝内幕——彩屏手机大多属‘伪彩’”为题,报道说有关专业人士告诫消费者: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彩屏手机八成是“伪彩”,消费者应掌握多种鉴别技巧,以免掉进彩屏手机的陷阱。
八成彩屏手机属“伪彩”。笔者看到这一消息的第一反应是:瞠目结舌、大吃一惊。尽管该报道介绍了四种如何鉴别“伪彩”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但,碍于笔者电子知识的匮乏,人家介绍相关鉴别知识过于的专业化,我拿着自己心爱的手机,左顾右盼,疑惑顿生。
近些年来,彩屏手机正在成为“手机族”的新宠。也许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一些手机生产厂家,销售商凭着对手机信息掌握的不对称性,他们便绞尽脑汁设圈套、挖空心思布陷阱地让消费者往里钻、往里跳,分明就不是什么彩屏,却要拿“伪彩”当彩屏,坑蒙消费者,从中赚取高额的经济利润。然而,由于市场管理部门放松了对其管理监督、执法检查,因而,更使他们得寸进尺,变本加厉地侵害消费者的权益。
专业人士已经告诫,相关媒体已经曝光了目前市场上八成彩屏属“伪彩”。窃以为:仅有提醒消费者、曝光还不够。这一信号必须引起相应地质检、消协、工商等部门的高度警觉,大家应该在其位、尽其责,积极行动起来,对市场上所出售的假冒彩屏手机进行全面“围剿”,净化市场,真正给广大消费者提供一个可靠、宽松放心的购物环境才对;如果要抱着“民不告官不究”的陈腐观念,对制假、售假者睁一眼闭一眼。这样对制假、售假者的放任自流、得过且过,就是对广大消费者的不负责,是对人民群众的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