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孙武胜,一位农民工,为讨要打工钱经历艰辛。他不是专职法律工作者,但为农民打了近70场官司,场场皆赢,追回农民工血汗钱70多万元。他的格言是:为农民工抱不平,为打工者讨血汗。为此,农民工亲切称他——

为农民工伸张正义的代言人

2023年10月02日

采访孙武胜,难。先后约了多次,他总是忙。上午去法院开庭,下午去工地调查取证。晚上还有人来谈案子。他的手机常处在关机状态,要么他正在法庭陈述或答辩,要么有农民兄弟姐妹找他谈案子。记者几番周折,才在西安八里村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小屋见到了他。

一谈起为农民工打官司、讨工钱的事,45岁的孙武胜直人快语:活完了灶散了,吃得没米没面了,油盐酱醋用完了,煤气成了空罐了,电炉丝也用断了,没有办法做饭了;经理再也不见了,出纳会计全散了,工头把嘴磨烂了,民工把腿跑断了,工钱没人结算了,出力流血白干了……”这句陕西方言的顺口溜,是他当农民工讨工钱的亲身经历。

欠他人工钱儿子被绑架

谈起追要打工钱,孙武胜经历坎坷。他是富平县底店乡人,带着家乡十几个人到西安打工,是个小工头。因包工方欠钱不给,他没办法给农民工发工钱。为此,乡党们有的认为他独吞工钱,有的认为他有意克扣。他挨过骂,挨过打。为躲债,他多年不敢回家,1999年,年三十,他回到家,本想与家人吃个团圆饭,因他欠别人3000多元工钱,3个失去理智的人,把他儿子绑架到西安。此时,他打工挣的钱,全成了外账,弄得他已到了倾家荡产的地步。虽说儿子安全回家,但一个刚强的汉子,面对此事,第一次失声痛哭。这是冤屈的泪水。

为讨工钱,刻苦学法律

一件事,让孙武胜坚定了依法讨要工钱的决心。一天,中央电视台一则消息对他很有启发:四川省一名六旬的老者,因政府的不作为将政府告上法庭,前后经历十年,终于得到公正的结果。孙武胜想:人家一个六旬的老人,靠法律讨回了公道。我人又不笨,还年轻,有不少单位欠我几万元不给。我一定要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讨回公道。

孙武胜只有初中文化,知道打官司首先要学法、知法、才能懂法,依法办事。他没钱,经常到附近的书店看书。时间长了,连书店老板也认得他,说他是最舍不得掏钱买书,但最舍得花大量时间看书的人。他在书店能整段整章抄写有关法律条文。如实在太多,他请老板复印几份。他学法律的毅力、决心,打动了老板,老板同意了。以后随着学习的深入,他只好用水泡面,一碗绿豆汤就是早餐,硬是从嘴里抠出钱,买回整本的《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等成套的书籍,政法学院的教师、学生都是孙武胜请教的老师,师生们也乐于帮这位讨要工钱的农民兄弟。

干了一天活,农民工都休息了。他还挑灯夜战。文化程度低,学习较吃力。常常一熬就是后半夜一两点。他怕影响别人休息,在八里村租间房。房里有一张床,一个小桌,一个书柜,柜里放着两层各种法律书籍,墙上还贴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床头、桌上放着一厚摞各种起诉书,答辩状及相关法律文件。孙武胜说:就是睡得再晚。已经养成习惯,早上五六点起床看卷,熟悉当天要开庭的内容。采访他时屋内还有几个民工,是找他依法讨公道的。 (下转二版)

上篇:千名职工共助患难兄弟
下篇:西部热土缘何留不住技校生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4/4/20040420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4-04/20/22219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