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用创造性劳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023年10月02日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我们向全省各条战线的职工群众和劳动者,向全省各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先进集体,向我省今年受表彰的“五一”劳动奖章、奖状的获得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最近在陕考察时,充分肯定了陕西省近年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新成就,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进一步提出了明确要求。我们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动员全省工人阶级和劳动者,加快实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我省经济“三步走”的发展规划,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强省,用创造性劳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用创造性劳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要坚决摈弃旧的、狭隘的人才观,树立新的、科学的人才观,树立“人人都可以成才”、“技术工人也是人才”的新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劳动光荣,工人伟大”、“当工人光荣,当技术工人光荣”的良好氛围。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青岛码头工人许振超创造的“绝活”印证,各行各业都需要技术进步,人人都可以成才。我省教育科研力量雄厚,制造加工企业众多,但科技成果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离不开技术工人。当前尤其要注重提升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肯定和尊重技术工人,从社会舆论到具体政策都要鼓励工人学技术,努力解决技术工人断档和高新技能人才匮乏的突出问题,使技术工人队伍成为建设西部经济强省的一支生力军。

用创造性劳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认真实施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为主要内容的职工“素质工程”,造就一支具有先进阶级理想、社会主义道德、现代文化科学知识和严格组织纪律的工人阶级队伍,把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完成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各项任务上来。新时代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人的学习力已成为最具实力的竞争力。要组织引导职工以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理念投身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实践,不断提高学习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推进职工队伍知识化进程。同时要切实维护职工的学习权、发展权和受教育权。

用创造性劳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模范是创造性劳动的突出代表,以自己的实践展现了工人阶级和劳动者的精神风貌和时代特征,那就是胸怀全局、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艰苦奋斗、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肯定创新,尊重创新,鼓励创新,创造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人文环境,把创新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只要人人开动创新“机器”,使创造性劳动在全社会得以充分张扬,建设西部经济强省的战略任务就一定能够早日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劳动创造世界,创造性劳动必将开创更加辉煌的业绩。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旗帜,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发扬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切实关心困难职工,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保护、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团结一心,求真务实,在西部大开发和建设西部经济强省的伟大实践中,用创造性劳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功立业,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上篇: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在京隆重召开
下篇:火红的青春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4/5/20040501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4-05/01/22255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