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卓瑶·
时下,“问题少年”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家庭、学校、社会等方方面面都有教育的责任,而学校教育责任尤为重大。
据我省某媒体记者对一所实施特殊教育的普通中学进行调查,结果显示,47名“问题少年”,就有30多名属于单亲、父母早逝家庭。“问题少年”为什么大多出自单亲或父母早逝家庭?问题的关键是家庭关爱、教育的缺位,为“问题”的生成留下了大片空白。另外,近几年“问题少年”的增多,还与劳动力的异地转移,尤其是与大量农民的进城务工有关,造成了庞大的“留守子女”、“流动子女”群。这些失去家庭教育的孩子,涉世尚浅,对真假、美丑、善恶缺乏鉴别力,都是由厌学、迷恋网吧开始,逐渐染上小偷小摸、赌博打架等恶习,而变“坏”的。
谁来弥补家庭教育的缺位?全社会当然都有责任,但最重要的还是学校。因为学校是学生成长和成才的摇篮,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学校,学校应当也完全能够担负起这一重任。从校长到教师都要有这种责任意识,认真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青少年教育问题,强化思想品德教育,特别是要摸准脉搏,把握规律,做好“问题少年”的疏导工作,使他们健康成长,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