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西安有个“老北会”

2023年10月02日

上周星期天的中午,记者在西安小北门外环城公园散步时,被一阵雄壮昂扬的秦腔所吸引。循声而去,原来是“西安秦腔老北会”在26周年会庆的日子向游人公演。

听着台上清唱《金沙滩》老杨业悲凉浑厚声情并茂的选段,观众中不断爆出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一位秦腔迷说,演唱者潘紫娟是西安五金厂退休女工,曾获过省电视台“秦之声”大赛的月冠军。不光她好秦腔,她们一家都是秦腔迷,今天来现场录像的女子,便是潘师的女儿。她的儿子是位司机,业余还为妈妈的唱腔录像刻碟呢!

折子戏《探窑》开演后,台下观众一片寂静,大家投入地欣赏演员们的精彩表演。听说扮演王宝钏的刘焕景是省印厂退休女工,同台演出的还有退休职工刘淑琴。她们这出折子戏曾在2002年赴杭州参赛,在那次全国民间折子戏大赛中抱回了银牌。为陕西人争了光。这支由退休职工为主体的业余秦腔群众团体,在戏迷中产生了很大影响,不少人都知道他们曾两次随西安易俗社“三下乡”同台演出,在省文化厅举办的“银杏杯秦腔自乐班大赛中荣获“全省十佳明星自乐班”第一名,退休女工王西秦还在那次大赛中获得个人一等奖。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老北会”的最大特点是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文武场面应有尽有。据一位业内人士讲,老北会能成今天的“气候”还得益于演职人员大都是一专多能。象今天演出中家伙不离手的司鼓寇咸振,他作为老北会会长,除精于司鼓外还能唱须生、黑头;副会长王西秦既是演员,又长于大提琴、扬琴演奏,演王宝钏的刘焕景,她的二胡也拉得满不错哩;名扬西安的老北会“名丑”谢福源是位退休环卫工人,他的《看女》折子戏,在今天的会庆演出中赢得满场喝彩。在演出间隙他还是“武场面”的一员,常是梆子、手锣一齐上。他的滑稽诙谐常带来阵阵欢笑声。

直到3个多小时的义务演出结束后,记者才和放下司鼓行当的会长寇咸振搭上话。这位63岁的退休建筑工人带一付淡色黑镜,豪爽开朗地说,“老北会”能支撑这26年,主要缘于42名会员对秦腔的热爱,也缘于社会各界和广大秦腔迷的大力支持。据寇会长介绍,他们现在能演出的历史、现代折子戏有40余回,还将把正在赶排的《玉堂春》、《打金枝》、《五典坡》等本戏献给西安以至全省的“秦腔迷”朋友。 本报记者 明烛

上篇:自强迈上就业路
下篇:六一街头即景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4/6/20040602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4-06/02/22346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