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以梅
财务科会计小王夫妻长期两地分居,丈夫在两百公里之外的省城工作,夫妻之间渴望团聚,几次调动都未成功,就走应聘的路子。虽然招聘广告屡见报端,但报名条件一般都很苛刻:35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具备财会岗位的经历、知识和技能,中级以上职称,相貌端庄。一开始小王除过没有中级职称,其它条件都够。职称必须通过资格考试,工作、学习、孩子都要兼顾,够难为小王的了,但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前小王如愿以偿地考上了会计师。
报名条件具备了,小王更加坚定了夫妻团聚的决心。这三年,小王没少向我请假,除了探望老公外,就是去应聘,但每次应聘都以失败告终。更奇怪的是每次应聘回来,小王就谦虚一分,三年下来,小王的白头发添了许多,眼角也爬上了皱纹,对人谦虚得不得了。我给她布置工作,她总是点头称是,有时我说错了,她也点头。我就对她说:“小王,你应该自信一些,其实你的业务能力是很强的。”小王连连摆手说:“不行,不行,还得向科长和同事们学习。”我说:“小王同志,你没有必要这样嘛!?”科长,不是我谦虚,能力确实差得很远。”小王一字一顿地说。
上个月,在省城一家公司当经理的朋友打电话说,他们公司准备招聘一部分员工,邀请我去当评委,我问招不招会计,他说招一名会计。我把小王叫到办公室,动员她去应聘。小王哭着对我说:多次失败,对自己完全失去信心,目前一提应聘浑身都打颤。我说不要紧的,我是评委,朋友是主考官,占尽了先机,你快满35周岁了,机不可失呀!在我的鼓励下,小王再次走上考场,笔试过后,我看了看成绩,小王在10名应聘会计者当中名列第一。接下来是面试,面试共五道题:前四道题是口述个人简历和会计实务知识,小王回答的都很好。“请问,你能否长期坚持在外地工作?”主考官提问了第五道题。小王一时语塞。其实这道题是考察应聘者的心理素质和诚意的。我见小王迟迟不语,就提示说:不要紧张,大胆答题。只见小王两行眼泪流了出来,顺着面颊慢慢滑落,哽咽着说:“如果工作需要,我想也是可以的。”考试结束后,我给朋友推荐说:小王业务能力很强,工作踏实,人品很好,只是面试有些紧张,能否考虑录用。“不行,董事长的侄子也在应聘之列。”朋友肯定地说。“那你们还考的什么试?”我反问道。“必要的程序还是要有的嘛!”朋友很轻松地回答。
此后,小王对人更加谦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