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感悟铜镜

2023年10月02日

铜镜是中国青铜艺术的一支奇葩,在青铜器的发展史上,它经历的时间最长,上至齐家文化,下至清末民初。它不像青铜器发展史中的青铜礼器那样高贵神秘,也不像一般铜器那样严肃沉重,它小巧灵便,内容丰富,雅俗共赏,更贴近民众。铜镜上各种丰富的纹饰,既有儒法佛道的各种术语,又有民间各种传说与企盼;既有想像的天上人间,又有现实的社会生活。它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小小的窗口,折射出各种历史人物与传说故事,反映出各个时期人们的信仰、祝愿与追求。收藏铜镜是比较现实可行意味无穷的文化活动。

我国铜镜发展的历史有几千年,铜镜画面所反映的内容也十分庞大丰富,因此收藏铜镜应分类进行。按年代集藏与研究是一种方法,按专题内容也是一种方法,也可以对各种人物故事铜镜进行专题收集与研究,也可以对一些难解的纹饰进行考证。

战国时期的铜镜是铜镜发展史上第一个艺术高峰。此时的铜镜大都制作精良,普遍胎体轻薄,以桥型钮为主,纹饰抽象、夸张,变形的龙、凤、鸟、兽、叶纹居多,带有点儿图腾时代的特点,主纹饰下面普遍配有精细的地纹图案,地纹以旋云纹、几何纹为主。主纹夸张非常有力度,而且有很多难解的纹饰,如各种山字镜。

两汉时期的铜镜是铜镜发展史上第二个艺术高峰期。除了继承战国时的艺术风格外,增加了铜镜的厚度,在平雕纹基础上出现了浮雕纹,镜钮从桥型逐步演变为半圆型钮,镜面上的内容比战国时更加丰富,出现了各种神话故事为内容的纹饰,也有反映贵族生活的图案,出现了大量的“位至三公”、“君宜高官”、“长宜子孙”、“长乐未央”、“见日之光、天下大明”、“四夷服”之类的流行语、祝贺语,反映当时的官文化影响以及作镜者的商标、广告的初步意识。汉镜中还有大量的反映道教文化的“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神镜,龙虎欢镜,还有许多尚待研究的博局(规矩)镜,这个时期铜镜上的各种纹饰是探究汉民俗文化的最好实物。

三国、两晋、隋以前这段时期的铜镜风格受汉文化影响比较深,风格上基本上没有突破汉镜的风格,但有些方面却大有进展,这个时期受到佛教文化影响,各种神佛像镜兴起,而且制作精美,是收藏研究不可忽略的内容。

宋金辽元时期的铜镜,虽很少发现超过汉唐镜精美的品种,由于普及率大,在铜镜的内容上却变得更为丰富,尤其是增加了许多民间传说及神话故事。如“唐王游月宫”、“许由洗耳”、“许由巢文”、“柳毅传书”、“吴牛喘月”、“燕绕花枝”、“双鱼双龙”等,为人们欣赏与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与汉唐镜不同的是,唐以后的铜镜在成分上发生了变化,铜的含量大,铅、锡含量减少,不像汉唐镜那样易破碎,但却失去了汉唐镜的风采。

明、清时期的铜镜进一步走下坡路,失去了往日的华美风采,也失去了宋金辽元时期的丰富内容。吉祥语、祝贺语多是这个时期铜镜的特点,偶然也出现一些龙凤图案,但不够精美,失去了往日夸张勇猛的特点,也许是青花瓷器兴起的缘故,吸引走了能工巧匠的注意力;也许是太普及了,平庸之作太多的缘故,总之,明清铜镜已不是这个时期艺术品的主旋律。

收藏、把玩与研究铜镜,也可以跨年代按内容进行。可以“龙”为核心,收研比较,从而引发对龙文化的深入研究;可以动物为主要内容,找出各个历史时期人们喜爱与崇拜;以各种民间传说故事为内容,研究我国的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学;也可以各种铭文为内容,研究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

收藏热的兴起,使铜镜的价格也在发生变化。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铜镜的价格相当便宜,一般小一点儿普通的汉唐镜几十元到上百元就可以在市场上或古玩店里购到,精美一点儿的几百元也可以买到,现在同类镜在市场上得花几百元或上千元。由于海外人士起步早,许多好的铜镜都外流,精美的好镜子在市场上不易找到,一些古玩店里还可以发现,但要下点儿功夫。由于铜镜是民俗文化,量相当大,只要我们留心,仍可以寻到许多有意思的镜子,探寻古代文化艺术和增加生活情趣。近几年,不少收藏钱币的人士转向收研铜镜,铜镜的市价还在变化,希望大家及早注意。

由于铜镜的配方特殊,各种纹饰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虽然这几年市场上有大量的仿品出现,但比较好辨认。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通过声音辨认。仿品音尖,真品圆润。也可观图,真品流畅大胆,仿品描红。味也是辨认的方法,有铜味的是新造,无铜味或土香味的是真品。总之,真假的辨认比瓷、玉等容易多了。收研铜镜,投资不大,意味无穷。

(据《中国收藏家》)

(汉)七乳七神兽镜

(金)双鱼镜

(明)双龙戏珠镜

上篇:谁人识得真古董
下篇:鑫兴如新星 创新向前进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4/6/20040614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4-06/14/22392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