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西安外事学院

打造中国民办高校第一品牌

2023年10月02日

2004年5月28日,有近700年历史的教育圣地北京国子

“最大、最强、最高”:“外事”载誉京城监迎来一次盛会:由中国青年报主办的首届中国民办高校综合实力20强颁奖盛典在这里举行。经过严格遴选,西安外事学院被评为中国民办高校综合实力20强,黄藤董事长荣获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创新奖。

据了解,这次评选从全国1000多家民办高校中挑选出60所民办高校作为20强的候选学校。邀请国内著名的高等教育学者、知名媒体总编辑、知名教育记者等作为评委,通过对在校生人数、占地面积、建筑面积、2003年度收入、固定资产总额、师资人数、师生比例、办学层次、学校所获主要荣誉等9项指标的比较,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评选出“首届中国民办高校综合实力20强”。

两天之后,也就是5月30日,由第二届中国十大优秀民办高校评委会、搜狐网、新浪网、网易网、中华网、中国改革与发展论坛委员会、百代传媒联合推出的第二届中国十大优秀民办高校颁奖盛会及新闻发布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召开。西安外事学院以“办学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就业率最高”再次被评为“中国十大优秀民办高校”,黄藤董事长被评为“中国民办高校十大杰出人物”。

留美博士当院长 国际化人才聚集“外事”

2003年间,中外人才“扎堆”西安外事学院。前前后后总共有19位东西方学者来到这里安身立业。更令人惊奇的是,他们当中有8位出任这所民办高校的院、系领导,这一现象,在中国的整个高等教育界也是绝无仅有的。

这一年11月,美国密执安科技大学博士、美国学术委员会会员陶为民,应邀来到西安外事学院,受聘担任副院长兼刚刚成立的国际合作学院院长。这位留美博士一直想把在留美期间有关国内教育与西方教育接轨的想法付诸实践。而高举外向型、国际化旗帜的西安外事学院,恰好为其搭建了一座实现理想、成就事业的广阔平台。到“外事”工作后,陶为民深感如鱼得水。为做好“外事”国际合作办学工作,他多次出访国外大学,寻求交流机会,洽谈合作事项,长期在脑海中形成的国际合作教育的宏大构想,正在一步一步变为现实。

不久前,陶为民已被西安外事学院董事会聘为学院院长。此事在业界传开后,引起极大反响,许多业内人士惊叹:“外事”引才、用才的独到目光和卓越见识,惊人之举,再领天下先,无人能够企及。

几乎与陶为民同时,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硕士BethanyO’day(拜瑟内·欧迪)女士也飞越太平洋,举家来到古城西安,受聘担任西安外事学院国际合作学院副院长。凤凰卫视、澳门莲花卫视、陕西电视台的报道称,聘请西方学者担任要职,这在内地高校中还是第一次。

一个月后,12月25日,美国芝加哥湖森林大学教授陈时伟先生飞抵西安,接受了黄藤董事长颁发的聘书,受聘担任西安外事学院副院长。

此间,还有中国人民大学博士、著名宗教学家吴言生先生受聘担任西安外事学院副院长,哈佛硕士、美国加州旧金山艺术学院留学生主管刘玉波女士受聘担任西安外事学院院长助理职务。

在这个学期,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加拿大联合培养博士丁艳平女士、解放军政治学院博士雷弘政先生也先后来到西安外事学院,受聘出任二级院或系领导。著名时事评论家、香港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曹景行先生,接受了学校的聘请,担任人文学院客座教授。另外,有10位外籍教师也在这学期加入到“外事”专职教师行列,使西安外事学院外教人数增加到25个。

西安外事学院国际化和外向型的特色不仅从师资队伍而且从管理队伍的构成上得到充分体现。

(详细报道见2004年4月26日《中国青年报》)

专升本升出民校状元 一而再雄踞全省榜首

2002年以来,在陕西省组织的两次专升本考试中,西安外事学院捷报频传,406名专科学生以良好的成绩分别考入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普通高校本科,考入本科的总人数在陕西民办高校中遥遥领先,一批学生专升本成绩居全省前列。有126名同学升入重点大学本科,升入西北工业大学的就有43名。其中,该校外国语学院A0101班杨冬梅同学的专升本考试成绩居陕西民办高校同类参考学生第一。

“外事”学子在专升本考试中的突出表现,不仅充分向社会展示了西安外事学院良好的教育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使一大批优秀学生获得了进入更高一级学府深造的机会。

专升本考试对民办学校的学生有着特别的意义。民办大学计划内大专生是高考统招生录取中的最后一批学生,专升本给民办大学计划内学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也让国家和社会可以通过专升本考试从一个侧面来检验民办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

在专升本考试中,西安外事学院外国语学院成绩尤为突出,该院院长周式中说:“我们外国语学院2002年122名同学参加专升本考试,考上了56人,录取率46%;2003年,我们204人报考,通过95人,录取人数占实际报考人数的46.9%。两年的录取比率都远远高于陕西省的总录取比率15%。现在学院围绕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互动已经进入了良性循环,所有的同学都非常用功”。周式中说,“按这个状态发展下去,报考西安外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的学生,至少40%的人就等于搭上了通往重点大学本科的直通车!”

(详细报道见2004年5月24日《中国教育报》)

一个家庭四个“外事”毕业生

2004年4月24日,掩映在山色水影中的陕西凤县县城一下兴奋起来。

这一天,城南张家三儿子举行婚礼,山城的老街从白天一直欢闹到深夜。人们纷纷议论着:张家又娶了个大学生媳妇,据说还是研究生呢!

婚宴上,新郎张云宽的大哥张志宽的一番介绍,更令举座惊奇:一对新人张云宽、金燕都是西安外事学院毕业的大学生。张家老二张志华和媳妇姚红艺也都毕业于西安外事学院。张家兄弟仨,妯娌仨,6人中竟有4人是西安外事学院培养的人才。

1995年9月,24岁的张志华,毅然辞去了在陕西汽车齿轮总厂当工人的工作,和高中刚刚毕业的弟弟张云宽,带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双双来到省城的西安外事学院求学。张志华攻读法律专业,张云宽攻读计算计专业。

张志华兄弟出生于凤县县城一个普通居民家庭,父亲病逝,家里的生计全靠母亲在街道摆摊卖干菜、调味品支撑着。张云宽介绍说,西安外事学院为照顾他们兄弟俩,曾特地为他们减免部分学杂费,不仅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还大大激发了他们努力学习、发奋图强、报效母校的雄心壮志。

张志华读完本科后,并没有停止学业。2000年9月,从事律师工作的他,又踏入中国政法大学的校门,开始进修研究生课程。2003年底,张志华完成了学业上的又一次跨越,成为法学研究生。

金燕在“外事”上学时,就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考研。2004年初,她终于如愿以偿。在西北政法学院法律硕士入学考试中,她以357分的优异成绩,在上千名考生中脱颖而出,被该校录取。

现在,张志华作为专职律师在江苏著名的南京钟山明镜律师事务所工作,拥有私车、房产和称心如意的事业;姚红艺在江苏靖江市恒安耐火保温材料有限公司工作,全权负责公司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业务,因经营有方而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张云宽毕业后留校,在西安外事学院电视台工作,由于他工作表现出色,敬业负责,已晋升为校电视台总编室主任。

一个家庭,出了4个“外事”毕业生;4个毕业生,个个成绩骄人。他们用行动无言地向世人昭示着他们从母校西安外事学院汲取的智慧、力量和信念。

(详细报道见2004年6月7日《中国教育报》)

京、沪、穗三大基地为毕业生铺平就业道路

北京市宣武区菜市口大街上,有一个很大的院子——北京七方培训中心,这是西安外事学院北京实习就业基地。

2004年3月5日,这里迎来了118个洋溢着青春激情的矫健身影,他们是外事学院来北京实习并准备就业的学生。在这里接受短期岗前培训、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之后,他们中的大多数将在北京鼓起搏风击浪的翅膀。

同日,类似的场景还出现在上海创业学院和广州七方培训中心。这两个地方都是外事学院在当地的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

在京沪穗这三个中国最发达的地区,外事学院设置了三大实习就业基地,抢先占领了三个制高点。这三大基地不仅是外事学院开在三大地区的三个窗口,更是外事学院为自己的毕业生在京沪穗就业而开辟的绿色通道和广阔平台。

三大基地均建有高标准的基础设施、教学硬件和后勤服务体系,并配备有专门的教学管理人员及实习与就业辅导员,对学生实行岗前培训,开设公关礼仪、英语口语等课程,聘请专家教授、权威人士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分析就业形势,调整就业心态,传授就业技巧。坚持推荐就业与市场选择相结合,大力推进毕业生就业工作。截至4月底,赴三大基地实习的2004届毕业生已全部推荐到用人单位实习或就业。

西安外事学院外埠就业基地成为外事毕业生在三大地区就业的第一站。许多毕业生通过一到三年的打拼,已经成为企业的骨干力量,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丰厚的回报。99级英语专业的张飒飒同学,现任土耳其时装公司总经理助理,年薪10余万元;99级管理专业郭万莲同学,现供职于上海金辉投资公司任投资主管,年薪15万元;98级经济系肖建平同学现任上海创业学院创业部副主任,被该院作为接班人予以重点培养;2000级经济系丁鑫同学现任上海基沃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培训部主管;2000级计算机系薛峰同学现任上海科瑞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技术顾问等。大量成功就业的典范数不胜数。

三大基地被誉为帮助学生闯荡市场的“弹床”和“撑竿”。外事学子经过校本部的培育,再从这里起跳,在中国大地创造自己的辉煌,实现成功人生的理想。

上篇:没有了
下篇:广告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4/6/20040625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4-06/25/224333.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