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南·
中华民族向有做事追求精细、严准的优良传统。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农民种田,讲究精耕细作;工匠做活,讲究精雕细刻。为了激励人们把事情做得好上加好,祖先还专门创造了一个成语,叫“精益求精”。
但现在我们的社会,有相当不少的人开始丢掉我们民族的这一优良传统。有不少人和不少政府机关和公益机构工作人员,沾染了“粗陋”的恶习和作风:粗心大意,粗枝大叶,粗制滥造,大而化之,马虎松懈,有章不循,不负责任……从而造成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各单位管理漏洞百出,隐患丛生,恶性事故不断,使人民生命财产蒙受巨大损失。粗陋作风,正在社会蔓延,成为一种“社会病”,危害很大。
6月22日小浪底发生翻船,酿成开封兴化精细化工厂40多人命丧黄泉的惨剧,就是这种社会病的典型反映。据报道,至少有三道“门槛”,可以避免这一惨剧发生。一道是,小浪底库区和当地旅游管理部门明令在6月15日至7月10日水库调水调沙期间严禁游船行驶。如果济源市明珠岛旅游开发公司遵守规定不出游,或库区和当地旅游管理部门严格执行规定,不准游船出游,事故根本就不会发生。另一道“门槛”是,翻沉的游船“明珠2号”核定最大载客量52人,可出事时竟多达69人,超载四分之一。再一道“门槛”是,获救26人没有一人穿救生衣,死者肯定都没有穿救生衣;如果船上备有救生衣,且人人都按规定穿上救生衣,肯定绝大多数人都可以获救。不幸的是,这些起码的规定都没有遵守,不出事才怪呢!
小浪底翻船事故暴露出的问题,其实在我国已发生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事故中都有表现。那些断桥事故、工程坍塌事故、矿井爆炸事故、交通事故以及形形色色的贪污、盗窃案件,多少亿钱款从银行提走事件、多少国库财产被掏空事件,等等,无一不与单位领导和岗位责任人,不重细节,不讲精准,作风粗糙、漂浮,松散拖拉,有章不循,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有关。
现代社会充满竞争。竞争,归根到底是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精神和作风的竞争;集中的表现就是谁更肯下工夫把工作、把事情做得更精、更细,更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