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汉中市西环路的汉中塑料厂始建于1970年,由于企业错过了“七五”、“八五”、“九五”搞技改促发展的大好机遇,到九十年代末,企业累计亏损1200多万元,资金负债率达130%,企业已名存实亡,职工人心涣散。对这个企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汉中市领导在充分酝酿后,决定让塑料厂实施“退二进三”(即退出二产进军三产)。年近五十的苟正平走马出任塑料厂厂长兼党委书记后,首先从思想上改变塑料厂干部职工长期养成的等、靠、要的国有企业的思维模式,给他们灌输市场经济的理念,他带着企业三百多名职工期盼生存的强烈要求和希望,同干部职工一起开始奋力拼搏,艰苦创业。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市上领导的支持下,他们将原分散、破损的生产设备迁出厂外,一方面靠职工把自己能用的设备归纳再安装,并调试生产,另一方面号召职工集资、厂外筹资80多万元,在原生产厂区因陋就简搞改造,开辟了西环路建材市场,迈出了企业“退二进三”改制的可喜一步,使建材市场由过去破烂不堪的10多户门面房拓展、装饰成整洁一新的180多间门面房,形成汉中市第一大建材市场,安置职工上岗50多人,新增固定资产700多万元。联合开发新建了综合楼,分阶段按比例逐年报销补齐1994年以来拖欠的职工住院医疗费、丧葬费以及企业其他债务。补齐1996年以来欠缴的职工养老失业保险金90多万元,并进入正常交纳。该厂局面得到了基本好转。经过四年多时间的艰苦努力,企业整体实现了大幅度减亏,为企业生存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使在职职工工资得以按时发放。
在新的一届班子领导下,干部职工团结奋进,塑料厂在上级领导支持下,大胆提拔一批年青干部进入班子,优化内部管理,制定和建立十多项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实行竞争上岗,并按照“精简、统一、高效”的原则,将原来十多个科室撤并,重新成立了九个科室,明确职责,细化范围,坚持按月考核。将原七个车间按产品类型归并为四个车间,并租出组织生产。撤销清理了原名为企业所有,实为个人创收的厂劳动服务公司等,追回了企业的资产和资金,企业先后偿还内外债务380多万元,稳住了企业生存,消解了广大职工的情绪。企业坚持用制度束人管事,从而形成了企业与职工之间的血肉关系,促进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同时该厂按照党章在上级党组织的领导下重新健全了新的党委,召开中断了18年的党员代表大会、职工代表大会。同时企业健全党的基层支部组织,进一步理顺了企业工会组织和职工代表大会。近三年来发展新党员十多名,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和党员个人在企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及先锋模范作用,促进了企业生存发展和稳定。
为了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开发新项目,企业正在寻求新的合作伙伴和筹划新的项目,并积极进行新的彻底的改制。我们相信,汉中塑料厂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会走出一条新的创业之路,他们将在这条希望的道路上,坚持不懈地走下去。
(汪志成凯蒂砺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