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到宁东林业局采访,从宁陕旬阳坝镇出发,沿着当年运送木料的山间石子路,一路颠簸,来到了位于大山深处的姊妹潭管护站。
这个站只有8名职工,管护着周围4773.1公顷森林,最远处距离站上有14公里路程。这里群山环绕,人迹罕至,四周密布着碧绿高大的树木,林间一条小溪流淌,形成了上下两个潭、即姊妹潭,该站因而得名。站上只有一排刚修建过的房子,房门前留有一片空地,房子周围有限的空地上种满了玉米、天麻、四季豆、洋芋等,一间空房里还养着30多只鸡。这些算是站上搞的产业。
车到站上时,几名职工正在房子前的空地上下棋、看书,时值森工企业的淡季,事情并不多,看看他们在如此幽静的山野里读书,让人瞬间心生无限的向往。平日里,他们两人一组,手持砍刀、木棒上山巡查,以防盗伐。而到了冬季,防火又是他们工作的重点之一。
张炳会作为站上一名老职工,由最初的伐木、养路,到现在的护林,共干了17年。他说,自从干上护林员之后,他从没去过西安,一年365天,有360天都在站上,长期呆在深山里,已经习惯了,尽管每月只有不到600元的工资,但也很满足。听着他朴实的话语,放眼四周郁郁葱葱的山林,记者想,不正是有像张炳会这样的林业职工平凡的奉献,才有了祖国山河的秀美壮丽么?
图①:张炳会与同事巡山
图②:工作之余还搞起了副业
图③:山里潮,天晴就晒被子
本报记者郭玉军朱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