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林会玲
小时候看朱自清的的《背影》,也很想写写自己的父亲。可提起笔来,却不知道写什么。曾看过一个广告:说的是一个羞于表达的人为父亲买了一份扎物,在父亲的门外徘徊了很久,终于敲开门,把礼物硬塞到父亲手里,涨红了脸说,“爸爸,我爱你!”我也很想对父亲说一声:“爸爸,我爱你!”可一直不好意思说出来。只好让这份感情一直深埋在心间。
儿时的记忆像秋天的童话,永远是五彩缤纷的。兄妹六人中,父亲最疼爱我,因为我是家里的老小。在相貌上我象极了父亲。父亲是个木匠,手很巧。小的时候家境不是很好,我没有什么玩具。可父亲会用他灵巧的手,把那些横七竖八、没有形状的木头,转眼间变成一样好看好玩的玩具。印象中最精致的一件玩具,是父亲用木头做的一把剑,剑鞘处还用红绸子系着。被风一吹,甩出长长的穗,很是好看。可羡慕死和我一起玩的小伙伴了。还有一年的“正月十五”,父亲用铁丝给我编了个灯笼,外面好象是用粉色的绸子装饰了一下,再用一根长木棍绑在上面,点上蜡烛。让我出去疯玩了一晚上,也得意了一晚上。
父亲的背好宽好厚好温暖。小的时候,遇见下雨天,路上不好走,父亲就会背着我去上学。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泥泞的路上。还有看露天电影的时候。困了父亲会一直抱着我。电影散场了,我就会爬在父亲的背上,一路有节奏的晃着就回家了。只有我有这样的专利,因为我是他的小女儿。那时父亲的背就是我温暖的床。
父亲是个勤劳的人,在我儿时的记忆里,经常看见的就是父亲忙碌的身影。家里兄妹多,母亲没有工作,父亲又是奶奶家里的老大,肩上的担子很重。迫于生计,为了养家糊口,父亲很早就做起了“小吃”生意。炸过油条,端午节卖过棕子,元宵节卖过元宵。后来又学了一门手艺“打烧饼”。每天早上四五点钟,我们还在睡梦中的时候,父亲就要起来“和面”。冬天的清晨,寒风凛冽,父亲的手上是冻包;夏天的时候,酷热难当。父亲的身上是痱子……可我从没听父亲抱怨过一声。
父亲是个热情开朗的人,在我的印象里,环境的恶劣、生活的贫困及身处逆境时的心理压力未能泯灭父亲心中的豁达与开朗,我们从来没有因贫穷而自卑,挫折和困境也从未伤及到我们。父亲尽自己所能给我们营造了很好的学习环境,也教会了我们生存的本领。现在我们都走上了各自的工作岗位,在谱写着自己的人生。
岁月是一条长河,缓缓的流动中不落痕迹地把几十年光阴悄悄的带走了。当我们长大了,父亲就变成了一个老人。父亲对我的爱是任何语言都无法表达的,也是写不完的。我只想对父亲说一句“爸爸,我永远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