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中日能源之争弥漫全球

2023年12月19日

国际在线报道:日前爆发的“东海事件”,将中日两国均不刻意渲染的“能源之争”彻底暴露于世人面前。事实上,中国和日本在东海油气资源的争夺和纠纷只是这两个亚洲能源最大消费国在全球展开激烈争夺的一个缩影。

自从5月末一家日本报纸报道我东海“春晓”油气田动工的消息后,日本媒体就好像炸了锅一样,开始铺天盖地地批判中国,几乎一夜之间,“中国威胁论”再度甚嚣尘上。

中日之争

争夺东海油气资源只是一个小小插曲,中日之间对于石油的争夺事实上已弥漫到世界上每一个新发现油田的地方。

北方俄罗斯的石油储量居世界第三,加之中俄之间有着长达4000公里的边镜线,历来被视为是中国最为理想的石油供给国之一。就在“安大线”有望破土动工之际,求“油”若渴的日本突然半路杀出,以志在必得之势,从政治、经济、传媒、民间等各个层面对俄展开了强大的公关攻势,硬是将“熟饭做成了生米”,把大局已定的“安大线”给搅黄了。

此外,在中国的石油战略中,北非已被放在了第三位。非洲石油的储量不足中东地区的1/6,但石油含硫量低,很适合加工成汽车燃油。为了实施中国的石油战略,中石油公司高层奔赴苏丹,分别与苏丹能矿部、财政国民经济部签订了富拉-喀土穆石油管道项目、喀土穆炼油厂扩建项目和组建中苏物探合资公司等3项正式协议。

与此同时,日本也已开始同中国争夺北非。日本首相小泉纯—郎称,将在今后5年无偿向非洲提供总额10亿美元的帮助。日本同时保证:放弃对非洲等重债务贫困国家总额约30亿美元的债权。日本媒体认为,小泉对于非洲的“感情”突然增温,主要是看中了非洲大量未被开发的石油资源。

由于中国具备脱硫装置的石油冶炼设备不足,使中国无法提高含有硫磺成分较高的中东产原油的进口比率。但随着沙特阿拉伯石油和矿业资源大臣纳伊米今年4月访华,双方就扩大中国福建省炼油厂的高硫磺原油处理能力项目达成协议,这将可能导致中国扩大从中东的进口,从而与日本展开更激烈的竞争。

在伊朗,在里海,在中亚,目前世界上凡是有石油的地方,中国人和日本人几乎是如影随行。就连泰国刚刚提出的“克拉运河”方案,中国和日本也立刻摆出竞争的态势。

能源外交

最近十多年来,中国石油消费量年均增速保持在6%左右,而同期石油产量年增长率仅为百分之一点五。2003年中国的石油消费日均549万桶,超过日本的540万桶,已取代日本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随着中国对石油需求的不断加强,日本人的神经渐渐被扯紧。因为在能源问题上,日本与中国有着最为直接的利益冲突,这个冲突近年来得到突出体现。

上篇:没有了
下篇:巴拉圭超市大火吞噬四百六十九人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4-08/05/34780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