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人生如书

2023年12月19日

□薛海春

读完《约翰·克利斯朵夫》这部洋洋140万字的长篇巨著,眼眶不由得溢出了泪水。掩卷沉思,多少触摸到一点人生真谛。

书中主人翁克利斯朵夫,出生在法国的一个贫苦家庭。可一生追求创作音乐史诗却矢志不渝。从他天真、纯洁、热情、过激、横冲直撞、爱憎分明的心灵到遭遇“情欲”的狂飙与内心世界的疾风暴雨以及失去朋友的苦痛、飘泊异国他乡的艰难,再经过权势的追捕、同行的打击、爱情的悲歌、死亡的威胁,几乎每前进一步都要经受生与死的考验。但是,克利斯朵夫认为,“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克利斯朵夫始终坚持一个信念,因而他不顾一切地去寻找生与爱的欢乐,不顾一切地去活去爱。

书中的两个情节,使我看后久久不能忘记。一个情节是豪门出身的奥里维与出身贫寒的克利斯朵夫的生死之交。在克利斯朵夫遭受追捕,生活无着的境况下,奥里维倾其所有,甚至不惜变卖家产,不顾个人安危,全力搭救他的朋友克利斯朵夫。而奥里维故去之后,克利斯朵夫又千方百计将奥里维的孩子教养成人。真正体现了纯真的友爱与兄弟般的情谊。还有一个情节,是克利斯朵夫初期的恋人萨皮纳,虽然萨皮纳中途不幸故去,但克利斯朵夫历经几次情欲的风雨,对萨皮纳的那份纯洁的感情始终没有改变,以致影响他孤身飘泊至终。他说:“人生的苦难是不能得一知己。有些同伴,有些萍水相逢的熟人,那或许还可能。大家把朋友这个名称随便滥用了。其实一个人一生只能有一个朋友,而这还是很少的人所能有的福气。这种幸福太美满了,一朝得而复失的时候,你简直活不下去。”他认为“世界上只有一条真理,那就是相爱”。

克利斯朵夫从一个穷孩子成长为一名著名的音乐家。其中不可磨灭的就是他有一颗伟大的向上的虔诚的有如美妙音乐般纯洁的心。他说:“凡是天性刚毅的人,必有自强不息的能力,也就是生存的本能。好比把一条倾侧的船划了一桨,恢复他的平衡,使他冲刺出去。因为他有这种自强不息的力量”。他对人们的认识比较清楚。他说:“我们要慈悲,要摆脱自私;要爱生命,爱光明,爱自己卑微的任务,爱那一小方种着自己根的土地。要是不能往横的方面发展,就得向深的高的方面去努力,仿佛一株局促一隅的树向着太阳上升”。他认为“人生往往有些决定终身的时间,好似电灯在都市的夜里突然亮起来一样。永恒的火焰在昏暗的灵魂中燃着了。只要一颗灵魂中跳出一点火星,就能把灵火带给那个期待着的灵魂”。

读书三到,心到最紧。掩卷思索,我似乎懂得了什么。“生命本身是最主要的德性,一个人缺乏了生机,即使他有一切其他的德性,也不能称有道之士,因为他不是一个完全的人”。

上篇:林肯的胸怀
下篇:读赵凝“忏悔书”有感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4/8/20040806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4-08/06/347850.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