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商洛市商州区杨峪河、刘湾等县(区)乡镇的果子狸养殖户,一大早就将他们养殖的果子狸运到秦岭山脉的11个山沟、33个放生点,将3325只果子狸放归大自然,放生数量之多,属全省之最。
商州区驯养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2003年之前,每年销售1800只左右,年收入100多万元。有许多养殖户因养果子狸而脱贫致富。去年非典疫情发生后,果子狸人工养殖受到打击,省、市、区政府从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公共卫生健康,减少果子狸养殖户的经济损失,维护社会稳定的大局出发,决定对果子狸实行统一放生并给予适当补助。放生时,林业、卫生、财政等部门派员现场监督指导,登记造册。商州区杨峪河镇的“果子狸大王”王运幸放归552只,可领补助13万多元。他高兴地说,国家实行补助放生,不光是对养殖户雪中送炭,也是党和政府重视群众公共卫生,他打心眼里感激政府。 (张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