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汉川机床有限公司1999年12月30日成立后对传统的经营模式进行了大胆改革,目前已完成内部改制。
采用职工入股与企业奖励配股的模式,单位化小,成立了15个子公司,职工成为股东参与经营,参与分红。把处室从原来的17个合并压缩为10个,实行竞争上岗末位淘汰制度,精简人员830人。对非生产性部门进行剥离,使公司生产经营主体更加精干。
针对企业大而全、机制不活的弊端,汉川公司走专业化、社会化生产道路,将各分厂通过市场机制形成有机的生产链,发挥资源优势,以分厂员工集资入股、总公司参股控股的形式,注册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营实体,参与市场竞争,使总公司范围内形成小的社会生产环境。全公司围绕主导产品形成“小而专、小而精、小而活”的企业群。每年都有十余种新产品问世,产品开发率逐年提升,产品数已达80余种。目前,该公司加工中心和数控铣可靠性不断提高,年产量从11台跃升到500台,成为国内最大的数控铣生产企业。
工资分配上大胆改革,采用一线工人按工时计算,科室工资实行同工同酬,部门主管在全厂进行分配考核的模式。装配分厂的一线职工庄连德已40多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告诉记者,没有改制前他们的工资平均只有350元左右,如今他工资最高可拿到4000元,平均也在3000元左右。热表公司的职工任建全告诉记者,他自己入股1000元,企业给配股2000元,去年还分了300元红利,他更关心企业的前途。现在他们把企业的前途与自己的生活联系在一起,干劲十足。
在汉川公司工会记者见到了正在给60多名单身青年工人忙着找对象的叶向东主席,他感慨地告诉记者:“企业效益好了,来工会反映问题的人也少了。为了让单身职工能安心工作,工会正在给他们集体征婚。目前,汉川职工购小车已达15辆,私人购房已达500多套。前来应征的女青年比较多。”
汉川公司董事长王祖恩回忆三年来企业的巨变,认为企业要发展,首先是组织机构要超前先进,领导班子要团结无私心,最终要抓住机遇大胆尝试。开始职工也有不理解,实践最终让他们理解了。
截至今年上半年,汉川公司已还清了银行贷款500万元,还缴清了住房公积金900多万元,利税达910万元。 汉中记者站 石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