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一腔热血铸警魂

2023年12月19日

“人家当警察都不跟你这样,你咋整天就忙不完呢?”“当个警察容易,当一名合格的警察不容易,要干就干好,对得起工资,对得起良心……”这是一对夫妻私下里的对话。发问者是妻子,作答者是荣获公安部“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先进个人”、省、市级“优秀民警”、全市政法系统“满意民警”等顶顶桂冠的蓝田县公安局交巡警大队文姬中队队长王选利。

用智慧和汗水使“死亡峡谷”变为“安全路”

312国道是横贯我国东西交通的大动脉。文姬中队管辖蓝田境内的50.5公里,由西蓝高速22.5公里和蓝小路28公里组成。由于车流量不断增大,原来设计明显不适应,又蓝小路段实际出入口多,山路弯多、坡徒,雨雪天路滑,再加上车辆严重超载,长时间下山,刹车失灵,车辆容易失控,尤其是1425km—1435km为峡谷险段,重特大事故不断发生,仅2002年此处就发生较大事故124起,占到总数的90%以上,死亡伤残率极高,被人们称之为“死亡峡谷”。

看到一幕幕惨情,王选利暗下决心,就是“脱皮掉肉,也要把事故降下来。”他组织民警对该路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先后制定实施了在312国道蓝小路上两处设立强制冲刹凉锅点,实行大车辆单行,改造路面设施,加大安全防事故宣传等20余条措施,有效地预防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使“死亡峡谷”变为“安全路”。2003年与2002年相比,事故起数下降10%,死亡率下降54%,直接经济损失下降50.7%,无一起特大事故发生,受到司乘人员的好评。

为严格执法,他竟到了“六亲不认”的地步

王选利是从来不开后门的,包括自己的同事、朋友、亲戚。在蓝田,流传着他“六亲不认”的故事……2003年5月的一天,在蓝小公路上执勤的中队民警查获了一辆超载的大货车,货车不是别人的,是王选利姑姑家的,身为驾驶员的表弟没想到在表哥的管辖内仍然要缴罚款。姑姑闻讯后给他打手机讲情,王选利在电话中说:“车辆超载,属违章行为,20元罚款您还是交了吧。”气得姑姑立即挂断了电话。下班后,王选利回到家里让妻子取了20元钱,陪他一同去姑姑家“赔礼道歉”,经过一番耐心恳切的解释,姑姑一家人终于想通了。

他的一个堂弟,一次因违章驾驶被查获,不承想这个作了交警队长的堂哥竟然不给自己作主,还坚持进行了处罚,一时激动的堂弟大骂王选利“六亲不认”……

可王选利认为,亲归亲,理归理。在家是亲戚,在此处你就是一个违章者。是亲戚就不罚,不是亲戚就罚了;认识的不罚,不认识的就罚了——那法律规章还有啥严肃性?作为执法者,要真那样了,从良心上都过不去。所以,法院的、检察院的他罚过,县上某些领导的亲戚他罚过,本单位的同行也罚过,孩子的老师他也罚过……真正是执法严明,公正无私。

有人称他是扶危济困的“马路天使”

铁心警官却有着菩萨一样的心肠。要问王选利从警16年为民排忧解难做了多少好事,谁也说不清。因为他不是每年、每月,而是每天甚至时时处处都在做着好事。2003年2月的一天,在蓝小路上执勤时,一名妇女慕名找到了王选利,说她是来自河南郑州市某乡村的,请求帮助寻找患有精神病的姐姐。按着其提供的相貌特征,王选利和同志们沿着蓝小路各出口寻找。一天后,终于在蓝小路蓝桥段处找到了那位精神病人。在中队,姐妹相见了,而当时的疯姐姐肮脏不堪,身上衣着单薄,冻得瑟瑟发抖。王选利一个电话打到家里,让妻子送来了一些衣服和棉鞋,又为其姐妹俩买来了饭菜。第二天,王选利还派车将她们送到了返乡的车站。

2003年9月3日上午11时40分,刚回到队里的王选利接到一受害人的求助电话,说他驾驶一辆油灌车向西行驶至312国道蓝小路山区路段1426km处,被一伙歹徒劫车后向商洛方向逃跑,车上还有现金70万元。接警后,王选利立即带领5名民警追击,追至312国道商洛段拦住了油罐车,将4名犯罪嫌疑人抓获,为车主挽回100多万元的损失。当时车主感激的说不出话,后请他吃顿饭他不去,给点礼品他不收,没办法,车主送了面“忠诚卫士,马路天使”的锦旗。

每天,他都会遇到求助的过往司乘人员及其他行人,从来都是有求必应,以自己的真心和热情,温暖着一方百姓的心。

王选利不会说漂亮话,他没有把“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挂在嘴上,而是一点一滴地付诸于自己的本职工作中。在他身上,我们真正感受到了一位共产党员、一名人民警察的满腔忠诚和一身正气。 (张强)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没有了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4/8/20040817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4-08/17/348191.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