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继《抗争八年苦索工作权》的报道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本报又有三篇高质量的报道引起央视《劳动·就业》栏目的关注,根据本报的报道,该栏目于日前来陕西制作了三期节目。
本报记者李文峰采写的《贷出容易收回难小额贷款入怪圈铜川小额担保贷款遭遇诚信“瓶颈”》(7月15日)见报后,《工人日报》、新华网等十几家媒体纷纷予以转载;本报记者焦晓宁采写的《农民工讨回千余元失业生活补助费》(8月4日)、《非法用工发生工伤,伤残者应获加倍赔偿》(8月11日)等两篇报道在社会上也引起了较大反响。这三篇报道引起了中央电视台《劳动·就业》栏目的关注,8月10日至16日,该栏目记者赴我省西安、铜川、咸阳等地录制节目,目前已完成了在我省的前期摄制工作,将于近期在央视二套《劳动·就业》栏目播出。
据了解,《劳动·就业》是中央电视台与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合办的栏目。栏目内容涵盖宽泛,包括劳动就业知识问答、相关政策法律法规介绍、职业技能与择业指导、人才供求信息、职业特色介绍以及对各类相关问题的深度分析等诸多方面。该栏目也是中央电视台唯一以宣传劳动就业为主题,将知识性与服务性有机结合的大型杂志性专栏节目。节目每天下午1:05分在央视二套播出,周一至周五为日常版,由《就业报道》、《劳动话题》、《职业生涯》三个版块组成,周六、周日为特别节目《激情创业》。
本报记者 焦晓宁
李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