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吃农村的小磨面、自榨油、粮食醋,人们仿佛又到了自然经济时代

是回归自然还是被逼无奈

2023年12月19日

郭先生在西安工作已有10个年头,自从成家后,吃的面、油都从农村老家捎来,长途运输费用不小,甚至比在粮店买还贵,可他乐意,原因在于面、油都是自家所产,没有任何添加剂。如今,在一些靠近农村的小城市里,农村有亲戚的职工从农家买粮买油吃,城里人也兴起一股自己在市场买麦子,在农家磨面的风气。与其说是回归自然,不如说是被逼无奈,老百姓没有辨别毒米、吊白块面粉、地沟油、垃圾油等等有害身体的超级本领,只能采取最为原始的对付方法。

食品的质量信誉缺失让百姓不得不严加防范。一些所谓的名牌企业、名牌产品的幕后故事一旦曝光,更让老百姓寒心。我省一家号称蜂产品出口基地的企业,在农科城有一个生产厂。今年7月13日当地卫生执法部门检查时,发现了部分洋槐蜜产品“早产”,生产日期标注为7月28日,同时还发现企业消毒池无消毒用水,生产车间内无空气消毒设施等问题。而这家企业的产品不仅出口,还摆上了大型商场、超市的货架。卫生执法部门下达了“卫生监督意见书”和“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企业领导签收后,情况却起了变化,最后行政处罚搁浅。老百姓不是孙悟空,有一双火眼金睛,能够看清入口食物的真假和卫生。他们企盼3.15,因为一到3.15,满街都是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宣传横幅,打假的常识和办法也在不时宣传,没准能学几招。可随着造假技术的深入和科技的进步,老百姓的一双肉眼哪能敌得过“现代化”的造假技术。

几天前上街,记者发现了一个奇特的排队现象,大太阳下,长队逶迤,老弱占了一大半,人手一个大塑料桶,挤到跟前一看,却是一家卖醋的。据老百姓说,这家醋是真正粮食做的,没有任何添加剂,有人眼见为实。排队买醋是个新闻,老百姓被那些用工业冰醋酸勾兑的醋吓坏了,没人愿意用生命做赌注。其实,也不见得市场上的醋全是勾兑醋。一些研究蔬菜的专家不愿意吃自己试验田的菜,私下理由是研究中过多地用了化肥农药。难怪有人说现在能吃的东西不多了,此话有些骇人听闻,却不失其道理。农药韭菜、激素蔬菜、混合菜油、敌敌畏火腿、吊白块面粉、陈馅月饼等等,每发现一个新的有毒食品,舆论一片哗然,各地查假、打假风四起。老百姓要问,为什么整天在学“辨别技术”却总是学不会呢?难道真的要像歌里唱的“借我一双慧眼吧!”

本报记者

赵阳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西安经济犯罪升级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4/8/20040830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4-08/30/34858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