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实践证明,经济越要发展,经济安全就越重要。研究一个时期的经济犯罪形势后我们发现

西安经济犯罪升级

2023年12月19日

1999年至2001年,西安市经济犯罪数量增长幅度基本在8%以内,从2002年开始,案件增长幅度达到了15%左右。同时,受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和诸多因素相互叠加,一些新的经济犯罪形式明显增多。金融犯罪活动活跃,涉税犯罪趋向智能化,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进一步加剧。一些经济犯罪逐步由单项犯罪向综合性犯罪升级,多种犯罪活动相互交织、相互渗透,对市场经济秩序的影响愈加严重。

这是西安市公安局副局长王安群接受记者采访时,对西安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犯罪形势所作的概括性阐述。

影响社会稳定

据统计,近年来发生在西安市的集资诈骗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贷款诈骗类经济犯罪案件不断增多,受害群众集体上访、围堵政府及主要交通要道等事件多次发生。如原西安电线器材厂厂长陈抗生在企改过程中,伪造虚假工资报表,大肆挥霍职工集资款项,给企业造成数百万元经济损失,近百名群众多次到省、市政府上访。“3.25”即开型彩票造假案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社会负面影响不容小视。

同时,个别金融机构违规经营、逃汇、套汇和洗钱犯罪对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威协越来越大。一些犯罪团伙以经济犯罪为基础从事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再以暴力犯罪为后盾进行经济犯罪活动的社会危害日益严重。

威胁经济安全

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发生在西安市涉案资金达千万元以上的经济犯罪案件有53起,涉及到西安市银行、税务、证券、彩票、保险、房地产等多个经济领域。2001年,西安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破获的周利民、刘怡冰票据诈骗案,涉案总额高达5.6亿元之巨;去年5月21日,发生在西安市招商银行城南支行的崔瑜、崔伟金融票据诈骗案涉案资金也近亿元;今年5月份,西安市公安侦破的阎备战、胡青龄制假发票案,涉案假商业零售发票272本,足额开出价值达6.8亿元,要不是及时破获,国家将损失2860万元的税收。

侦破面临挑战

当前,在西安市,不仅利用计算机、电子扫描技术的制假售假或制造假票据实施诈骗犯罪较为常见,利用网络技术、信用卡、银行自动提款机等高科技技术手段实施经济犯罪案件也日益增多。西安市公安局副局长王安群分析指出,随着高科技在经济领域的普遍运用,经济犯罪方式也趋于高科技化,犯罪分子也更加知识化、专业化,其犯罪手段更趋于隐蔽性。这些必然会给侦查工作带来不小的挑战。

本报记者 刘公望

上篇:是回归自然还是被逼无奈
下篇:深化改革创新路加强监管求发展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4/8/20040830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4-08/30/34858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