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繁华与危机并存的陕西民办高等教育

2023年12月19日

又是一年开学时,面对铺天盖地的民办高校招生广告,真让人眼花缭乱,有的说就业率全省第一、有的说专业有优势……让许多学生和家长一时失去了主意。那么,我省的民办高等教育的情况到底如何呢?记者到有关部门进行了采访。

据省企业调查队对我省西安、宝鸡、咸阳等6个城市的近40所民办院校的调查显示。目前,我省共有民办高校55所,在校生共计20.6万人,占公办高校在校人数的30%左右,其中万人以上的有5所,数量居全国第一,民办高校的固定资产值达62.42亿元,有近6万名教师及10万余人从事后勤管理工作。

对我省的民办高等教育可以用6个字来概括:起步早、起点高。从1984至今的20年我省的民办高校发展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1984年6月,西安培华女子大学的成立,首开我省民办高等教育的先河;1992年在全国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大环境下,我省的民办高等教育开始了快速的发展,外事、西京、欧亚等院校均诞生于这个时期。初步形成了以西安地区为中心的民办高校群落的雏形;2000年开始,民办高校真正具有了独立颁发学历证书的资格,品牌开始形成,率先跨入全国民办高校的领先行列。

在我省民办高校的发展历程中,有4个特点让他们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实施“硬件优先策略”,大规模增加基本建设投资,扩大校园面积,购置先进的教学设备。目前,省内有4所民办高校的校园面积超过千亩;专业优势明显。各院校经过分析、预测市场的变化和需求,不断调整专业结构,适时推出“热门”专业,并与有关企业联手,为特定的企业培养人才,既解决了学生就业又解决了企业的需求;争创自己的特色“你无我有、你有我新、你新我变”;在提高毕业生就业方面,确立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发展观和“全员参与解决就业、全过程指导就业、全方位实现就业”的毕业就业指导体系。

民办高校历经20年的发展,有效地弥补了我省教育资源的不足,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在这一片繁华的背后,还存在一些阻碍民办高校发展的问题和潜在危机。一是发展不均衡,我省55所民办高校中,5所万人高校的综合实力远远高于其它院校,除了还有24所上千人的学校外,其余学校都存在规模小、生源少、师资力量薄弱、教学环境差、办学经费紧张、毕业生就业率低的状况。二是教学质量问题。5所万人高校把有限的资金和贷款的53%投入到校园基本建设及广告宣传上,而教职工的工资只占7%至10%左右,使“硬件与软件”比例失调,教师工资低难以招聘到名师,也不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使教学质量无法提高。三是招生问题。近几年,民办高校招生分数线一降再降,生源素质、成绩较差,使教学难度增大,同时生源不稳定,报到率低。四是资金问题。由于教育资金短缺,一部分民办高校连独立的校舍也没有,由于资金问题一部分学校已出现亏损局面。五是国民待遇差。民办院校在用水、用电、学生办理一些手续时存在不公平现象,在土地征用、贷款上与公办院校不在一条线上。此外,还存在一些执法部门对民办高校乱收费、乱罚款等现象。

本报记者 章琦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迎送新规”的意义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4/9/20040901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4-09/01/349417.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