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同样买种子 收成不一样

是种子质量问题还是病毒病做怪

2023年12月19日

本报讯秋天,本是收获的季节,而武功县小村镇大崆峒村的95户村民却欲哭无泪,他们在本村一李姓村民家买的385公斤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科技发展公司”的掖单13号玉米种子造成155.5亩地严重减产。而同样是掖单13号玉米种子,采购地不一样,收成也将不一样,从武功县种子公司买的种子,估计亩产达到500公斤左右。

据受害农民讲,当地土地平整且肥沃,灌溉条件很好,农民普遍在大蒜地里播种玉米,平常年间玉米平均亩产600—700公斤,可今年,95户村民从本村李西选家买了385公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科技发展公司”的掖单13号玉米种子种植155.5亩地后,情况就变了。玉米刚出苗时小叶发红发黄,浇水施肥长势缓慢。临近收获,10%的玉米有花有棒,30%的玉米根本不结棒,60%的玉米结小棒或无粒棒,估计亩产只有100公斤左右。同村人来源于武功县种子公司的掖单13号玉米种子却生长正常,亩产估计在500公斤左右。怀疑种子有质量问题,村委会和群众代表四处投诉,最后县消费者协会直接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科技发展公司”接洽,卖种子的农业科技发展公司给农民的结论是通过专家鉴定,种子质量没有问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科技发展公司的李晓宁接受采访时说,这批种子是公司从甘肃武威奔马种业有限公司引进的,一批进了3万斤。甘肃是全国制种基地,引进种子时经过了纯度、发芽、水分、净度等试验,有合格证。农民投诉后,受武功县工商局委托,公司请了三名专家对武功县崆峒村种植掖单13号玉米的90余户玉米大田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的重点是全省普遍发生的病毒病和品种纯度。专家实地调查后认为,病毒病造成大蒜地点播的玉米植株严重矮化,叶片发黄。来源于武功种子公司的“掖单13号”玉米植株,病毒病很轻,植株长势良好。但当记者问到玉米地紧密相连,为何只是种了杨凌种子的玉米地发病时,李晓宁强调说病毒病先是小规模发病。记者追问病毒从何而来,是否种子自身带有病毒,李晓宁则说,一般情况下,种子自身带的病毒2小时后会自己消亡,而这批种子调运来3个月以后才出售,不存在自身带毒问题,是外界因素刺激,导致病毒病发作。在问到所选专家全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教师和科技人员,这种自己人查自己经销商品是否公平时,李晓宁说,专家组成员经过了农民的同意和认可。那么,到底是病毒病导致农民利益受损还是其他原因,95户农民还在讨说法。

本报记者 赵阳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麻将功能之异化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4/9/2004090602-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4-09/06/34957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