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好。但有些孩子学习成绩差,跟不上班,父母着急,有啥办法才能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办法是有的,“多表扬”就是调动积极性的良方。有些人听了这个办法,可能不以为然。其实,表扬里头有技巧,要讲究方式方法才行。这里介绍三种表扬孩子的方法,请家长不妨试试看。
一是表扬要多于批评在家庭和学校教育中,往往批评孩子的时候多,表扬孩子的时候少,特别是当父母的“恨铁不成钢”的心理,孩子做了错事或考试成绩差,往往怒火中烧,头脑猛然沸腾起来,把冲动的“开水”倒在孩子头上,岂不知这样做只会使本已极度不安的孩子的心理“焦烂”,给孩子带来心理创伤,而不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是自我克制,当孩子的知心朋友,和孩子一起共同分析做错事和考试差的原因,寻找改进的办法,吃一堑,长一智,亡羊补牢,以利改进。特别是有些家长在孩子跟前性情急燥,孩子一点不对就训,甚至动手动脚处罚孩子,这更不好,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意志消沉,情绪低落,丧失信心。相反地,要多表扬孩子,当孩子有一点进步时就加以肯定。这样,孩子会受到鼓励,树立信心,有了自尊,就可以做许多好事。年龄越小的孩子,越要成人鼓励。事实上人们在教育孩子时,要把多批评变成多表扬。这话说起容易,做起来可得认真。
二是表扬要多种多样表扬孩子不能只是简单单纯的口头表扬,这种表扬重复多了,孩子会感到厌烦。表扬可以多种多样,经常交替变换。孩子做了好事考出好成绩,吃饭时给孩子加一道喜欢吃的菜,让孩子感到惊喜有“味”。或者给孩子送个喜欢的小小礼物奖尝,或者比一个大拇指赞扬,甚至笑一笑都是对孩子做出成绩的支持肯定。笑是一种友好的表情,从生理角度看,能调动心理上的积极性,让孩子在父母和老师的笑靥中变得自信,充满激情,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三是表扬要出自爱心不要为表扬而表扬,更不能给孩子戴高帽子上二尺五,表扬要真诚出自爱心。使孩子在表扬中受到父母和老师的恩爱,感到幸福温馨。古时候,“鲁班示斧教子”的故事是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学习的。著名的建筑工匠、创造发明家鲁班,他有个儿子,脑瓜聪明,就是不爱劳动。儿子长大以后,鲁班曾三次让儿子去种田、织布、学木工,都因为儿子怕累怕忙怕严而未学成。后来,鲁班询询善诱、语重心长地开导,还送给儿子三把斧头让好好学木工,儿子深受感动而醒悟,从此勤学苦练,结果像父亲一样,成了一位著名的工匠。
当然,批评也是必要的,但要治病救人与人为善,少而精,不要没完没了,更不宜讽刺挖苦。其实,多表扬孩子是一种教育方法,目的是要通过表扬引导,让孩子自尊自立,树立学习向上的自觉性。学习积极性主要靠自我努力,而不单纯靠别人夸奖表扬。 (廖世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