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一位退休工人和洋教授老太的婚恋

2023年12月19日

文/支泳

洋教授抛出红绣球

杨玉坤是清华大学的一名钳工。1990年退休后,每月有1000元的退休金,日子过得倒也有滋有味。可到了2000年初,他的老伴儿突然因病去世了。留下杨玉坤一个人孤独地生活着。

在与杨玉坤相邻的五单元住着一位叫黛尔的加拿大老太太,她曾读了不少中国的文学作品,对古老的中国产生了一种特殊的神秘感。退休时,丈夫离她而去,三个孩子也已成年,各奔前程。为了充实自己的晚年生活,她想到国外教书,顺便旅游。于是,1996年她来到向往已久的中国,在北京一所大学教英语,并在有关部门的安排下,租房住在东王庄小区。尽管工作繁忙,可她仍无法排遣内心的孤独。

2003年的一个傍晚,黛尔下楼散步,刚出大门,看到了身材高大、精神矍铄的杨玉坤正在遛狗,黛尔的眼睛一亮。“好一个英俊的男子汉!”她心中不禁赞叹道。她觉得面前的他简直就是东方美神,是最有风度的中国男人了。于是,她走过去,逗了逗杨玉坤身边的小狗,趁机和他寒暄了几句。

老杨住在三单元,他的楼上住着一位美国人,美国人的太太是中国人,叫于萍。一天,于萍对杨大爷说:“五单元住着一个加拿大老太太,不想回国了,想在中国找个老伴儿,不知你的意见如何?”杨大爷当时就说:“不行,我们语言不通,没法沟通。”杨大爷回家后把这事儿当笑话告诉了干女儿白素春。白素春悄悄找到楼上的于萍,她们决定:安排两位老人周四见面!

那天,黛尔第一次来到杨家,见到了心目中的“白马王子”。杨玉坤仔细打量黛尔,觉得这个外国老太太挺精神,长得满不错。就决定和她“走走看”。

中西合璧的恋爱

两人恋爱了。黛尔就像初恋的少女,隔三岔五打电话约杨玉坤到她家。他们谈得很累却很有趣。

首先是语言不通。两人每说一句话,都要互相揣摩,实在猜不透,就打电话找黛尔的翻译。于是,电话就在两人的耳边倒来倒去。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他们凭对方的眼神、手势,基本能知道对方所要表达的意思。

其次是文化背景不同。杨玉坤虽然只读到小学四年级,但后来靠自学读完了《中庸》、《大学》、《论语》等书籍,受的是传统的儒家思想教育。黛尔从小接受的是西方文化,谈恋爱也是西方式的,一句“我爱你”时常挂在嘴边。而杨大爷极为传统,以前上街连老伴儿的手也没拉过,现在却要相依而行,他难以接受。尤其是黛尔对他当街一吻,他的脸顿时红到脖子,简直无地自容。

经过四个多月的交往,他们逐渐适应了对方,准备结婚了。

中国式的婚礼

老杨共有7个儿女,都已结婚单过。他把准备结婚的事告诉了孩子们,孩子们都表示同意。

黛尔远在美国、加拿大的儿女们接到黛尔的来信,也都同意母亲的婚事,并说,母亲的幸福就是他们的幸福,母亲有了自己的归宿,他们也可以放心了。

选定了结婚的日子,在住哪儿的问题上,他俩却产生了分歧。老杨坚持按中国的礼仪将新娘娶到自己简陋的家中,黛尔却愿意让老杨住到自己比较讲究的居室。老杨认为谁娶谁是个原则问题,自己不能让人说想占媳妇的便宜,亵渎了他们的感情。争来争去,还是黛尔做了让步,跟着老杨“人乡随俗了”。

2004年7月22日那天,他们按照中国的习俗,举行了隆重的婚礼。这一天,老杨的儿女们为他们请来锣鼓秧歌队,秧歌队在前面扭,让他们两位新人在中间走。喧天的锣鼓,燃放的鞭炮,欢乐的舞蹈,深深地感染了黛尔,她居然钻进民间艺人表演用的假花轿,抬起轿子扭起来,把人们逗得笑弯了腰。

爱情没有年龄

婚后,老俩口的感情愈加深厚。黛尔上班前要与老杨吻别,下班回家见到老伴儿,还要拥抱接吻,晚上看电视时,黛尔则依偎在老杨的怀中。对于这样的举止,老杨也逐渐适应并感到幸福。

生活中,他们也有磕磕碰碰,也吵过架,矛盾主要还是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一次,他们吵得很厉害,吵过后,黛尔好像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而老杨却憋了一肚子火,不再理她。老杨感冒后,黛尔每天给他买来食品,精心照料他,使他深受感动。由此,他们意识到,遇事只要有爱,只要相互理解,就没有化解不了的矛盾。正如黛尔所说:人到年老的时候,仍然需要被爱。需要爱抚,需要肌肤之亲。老年人虽然和年轻人爱的方式不一样,但爱的内容是一样的。爱情不要被年龄所束缚。

上篇:高薪养廉的同时是严厉处罚
下篇:一位农民工的衣食住行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Content/weixinlogo.pn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4-09/17/350016.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