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舒服不过躺着,好吃不过饺子。饺子比较含蓄,未吃之前,不明其味;吃的时候,味道百变。这就好比低眉顺眼的东方女子,被白净的皮子裹得密不透风,似乎流于平淡,非得深入地吃,才能达到一种境界。
当然,超市卖的饺子,就不用提了。机器化大生产的后果不仅产生剥削,也破坏味蕾。真正的饺子是家常的那种,人手揉出来的饺子皮有劲儿,剁的馅有张力,但是特费手腕劲儿。出品人是妈妈,包的馅呢,叫爱心,没妈的孩子是没有这种口福的,因此我只吃家常饺子。
调馅时首先把油用葱姜炸香备用,然后泡开两个冬菇,剁细(冬菇抢味,不能多放)。金华火腿剁细(也不能多,不然就咸了),要三分肥七分瘦,还得是当年的出品,不然味道就不好了。那馅里还有一种至关要紧的调料,叫山奈。选白菜心剁细了,放进纱布网子里滤水,这点也很关键,不然馅儿咬起来,水盈盈的,影响味道。饺子多汁是饺子香滑的基本要求。记住馅一定要剁到“从有形到无形”的境界,那么各种材料和调料就会融汇贯通,味道丰富无比。
然后就是包饺子、煮饺子,都是工夫活,最后就是吃饺子了。上一姜丝浸醋的小味碟(如果是小资,就挑个精致的碟),大快朵颐,饺子就酒,越吃越有,一不小心还发出了畅快的响声。推而及之,家常菜甭管什么菜都是好的,连醋炝大白菜也那么滋味儿。以前不觉得,离开家才知道,而且离家越久,思之弥深。 (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