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文
陕西渭河玻璃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冯学怀
位于陕西眉县常兴的陕西渭河玻璃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具有广阔发展空间的优势企业。从产品市场上看,它位于西安、咸阳、宝鸡这三座大城市,区位、地理、交通等条件十分优越;从产品质量上看,渭玻公司的产品属省内优质名牌产品,在西北地区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其玻璃产品可与浮法玻璃相媲美。
然而,曾几何时,这家于1994年立项、1995年投产的企业却由于管理和经营的问题一直徘徊在亏损、欠债的阴影中。到了1998年,公司已负债达2000多万。为了挽救这个“病入膏肓”的企业,在前任董事长外出躲债不知去向的情况下,由张照新出资垫钱把企业重新启动了起来,并于2000年成立了新的公司董事会,短短时间内就偿还外债1000余万元,企业开始出现希望的曙光……
“树欲静而风不止”,就在渭玻开始走向坦途的时候,前任董事长又返回企业、再度将经营权、管理权归为己有,企业再度陷入混乱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干部职工联名把状子送到了宝鸡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寻求法律的公正与支持。
在法律和正义面前,渭河玻璃有限责任公司终于拨开笼罩在头上的乌云,于2003年4月28日成立了新的董事会,并由许玉祥出任董事长,冯学怀任总经理。这时的渭玻公司可说是千疮百孔,举步维艰。企业欠税100多万元,工人已三个月没拿到工资,大宗材料的库存也只能维持2、3天的生产之需,玻璃的销售价值也跌入低谷……
受命于危难之际的冯学怀面对的是危机四伏困难重重的企业和既充满焦虑,又还抱有一线希望的干部和职工。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位陕北壮汉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了挽救渭玻的事业中去。
冯学怀上任后,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迅速理顺了班子成员的工作思路,把上任后的“三把火”放在了“抓好原材料供应”、“抓好产品销售”、“保证企业的安定团结”的三项重点工作上,以此做为企业重新崛起的“奠基石”。
为了解决生产启动的资金问题,在向银行借贷不成的情况下,冯学怀先是把自己辛辛苦苦做生意攒下的20万拿了出来,然后又问亲朋好友四处借帐,一共筹集了120万元,及时清欠了供应商的债务,赢得了他们的信任和理解。这种诚信换来了良好的信誉,许多供应商纷纷找上门来,与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很快解决了企业的“断炊”问题。
找材料,跑销售,冯学怀不辞辛劳,风里雨里、奔波于陕南、陕北,甚至还东到上海,西至新疆,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为企业争得了客户和市场。
与此同时,为了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和生产积极性,冯学怀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不仅补发了拖欠工资,而且给工人统一配发了厂服,并重新修建了漂亮、气派的厂大门,使工人的精神面貌和厂容厂貌方面有了一个大的转变和起色。职工们纷纷表示:一定要争口气,为振兴渭玻公司多做贡献!
在经历了最初的扭困拼搏之后,冯学怀又和一班人乘势而为,在建立一个好机制,抓好一个好产品方面做了大量细致而周密的工作。
针对过去企业管理层人浮于事的弊端,他们首先从完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方面入手。采取精减科室管理人员和对中层管理干部实行“能者上,庸者下,不干事者请回家”的办法精干主体。同时,他们还面向社会招贤纳才,高薪聘请了一些素质好、能力强的人才充实企业的管理队伍,吸纳了社会的“营养”,增强了企业的“体质”。
今年6月30日,在被免职的原董事长带领下,上百名歹徒手持刀、棒闯入企业,将8名职工打伤,砸坏两辆汽车,企业一时间陷于慌恐之中。冯学怀带领班子成员力挽狂澜,一方面要求公安机关缉拿凶手,一方面安定人心,迅速稳住局面,使生产形势保持了良好势头,经营依旧红红火火,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渭玻公司变了。今年以来,省乡企局、企管局、监察厅、审计厅、人事局的领导来公司考察工作,都给予了较高评价。贾治邦省长在宝鸡检查工作时,还特别勉励冯学怀,要他坚定信念,大胆开拓,努力壮大民营企业,走出一条具有陕西民营企业特色的发展之路。
目前,渭玻公司已拥有职工500余人,每月可产玻璃6万重量箱,企业实现了全面扭亏为盈,产品已远销新疆、甘肃、广东等十余个省市。对此总经理冯学怀雄心勃勃地表示,还要再征地20亩,投资1400万元再上一条现代化的玻璃生产线……
我们可以相信,渭玻公司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陕西渭河玻璃有限责任公司一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