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长乐
提起瓷器收藏,就和仿古瓷有关系,历史上曾多次出现仿瓷的高潮。近几年来,笔者通过学习和研究,对历史仿瓷有了新认识,下面把这些小知识奉献出来,与大家共勉。
一是要注意器物的造型。一般说来,老瓷古朴、形制自然,并具有某个时代的风格特征,如康熙时期的器型观音瓶、棒槌瓶等;二是要细看釉面光泽度。古瓷釉面往往温润,无现代瓷器上的刺眼浮光,部分瓷器还有蛤蜊光,有如油落水中所晕散的绚烂色彩。三是要分析色料。古瓷用料与现代仿瓷不同,彩瓷更为明显,如康熙青花是采用国产浙江料,色彩十分艳丽,具备了青花分五色的特点。四是要看画工是否精致。古瓷釉面富有层次感,花卉、飞禽栩栩如生,人物神态朴拙,带有时代韵味,形神兼备。如雍正时的鸡翅凤、壮婴图等,这是雍正瓷器独有的特色。五是要掌握底足的特点。古瓷底足往往露胎,其胎质坚硬;胎表面可见米黄色护釉胎,有自然磨损痕迹,底足相对规整,大多见于平足,平足也是现代仿瓷的常见手法。六是要识别落款的方式。不同朝代的官窑的底足有不同的款识。如康熙和雍正时大部分为六字楷书蓝款,也有少量的篆书红(蓝)款。七是借用高倍放大镜观察釉面气泡。真品古瓷气泡大小不一,间距较舒朗,而仿瓷气泡一般为细密而极细小,无自然风化的斑点,更无舒朗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