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佳书似佳人

2023年10月02日

□文/徐少康

书一翻多,便发现一些有趣的事:比如大凡用来描喻佳人的文字,大都能用来描喻佳书,而在爱书人的心目中,一本佳书就似一位佳人。

手边恰好正在读黄裳的《榆下杂说》,就有不少这样的例子。

“多年前我曾在郑西谛案头见过一部平湖沈彩的《春雨楼集》,原刻罗纹纸初印,光彩照人。

——《清刻之美》

“余以善价易之,倩苏人曹有福为重装之,始可藏弆。神采焕发……”

——《来燕榭书跋》

“他买明版书本……一定要油印干净的,那标准是纸白如玉,墨凝如漆。”

——《几种版画书》

黄裳先生是著名藏书家,平生访书甚勤,又精鉴定,写过《银鱼集》、《榆下说书》、《锦帆集》等许多部书话随笔,读来令人觉得书路花雨、兴味无穷。他的《清刻之美》记经目所见的清代书籍之佳者,谈版刻、谈字体、谈纸张墨彩以至行距排版等等,评头品足、眉飞色舞,简直就是曹子建的那篇神采明艳的《美女篇》了。

书之佳,包括书的装饰之美和内容之美。书的装帧或疏朗、或富丽、或静雅、或生动,一看便能引起人的喜悦。《榆下杂说》以淡青灰为底色,黑宋体字标书名,旁有一件秦汉古铜器的图饰,既素朴又典雅,如同一位古装仕女。但正如佳人,若只有一张漂亮面孔而谈吐恶浊,就会让人一接触便生厌,书的美更要内容的佳。我有几本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的读书文丛,内中的《风声、雨声、读书声》、《扬州文化谈片》,虽封面纯用白纸,但因内容很好,每次看到便会联想起杜甫笔下的那位绝色佳人。

但可惜时下有些书籍内容浅薄却包装考究,如浓抹重脂的下三流妓娼;有的书籍情虚意假却故作高深、或强说情愁,则如受人支使的街头卖笑女,读来哪有悦趣。因此孙犁在《我的读书生活》中规铭:“不读浅薄无聊之书,不看下流黄色小说。”而有些书籍内容装帧都不错,却错字时见,就像佳人面孔上的数点黑污,不免令人为之惋惜。

佳书似佳人,也是爱书人面对一本佳书的心态。唐人皮日休就曾说:“惟书有色,艳比西子。”他是从书上看到了佳人明艳的姿色和动人的神态的。而许多爱书人翻开《四库总目提要》或出版社的新书目,不啻是翻开一本《群芳谱》,走进图书馆或大小书店,面对架上的无数好书,也就象面对《百美图》。清人钱谦益在《跋前后汉书》中记下他因需钱用而将珍藏的一部宋版《汉书》转让时的心情:“此书去我之日,殊难为怀。李后主去国,听教坊杂曲,挥泪对宫娥,一段凄凉景色,约略相似。”的确,一本装帧和内容都好的书,是会令人终日相对不倦,而一旦别时你会情怀难释,别后又长相思忆的。

上篇:长安乱
下篇:读书的“博”与“精”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4/10/20041015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4-10/15/225059.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