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上午,西安钟楼广场上,数千个代表关爱艾滋病人的“红丝带”系在过往路人的胸前。主题为“关爱生命,你我同行”的2004全国普及预防艾滋病知识公益行动来到我省,西安是此次宣传活动的第五站。本次健康宣传万里行宣传队伍由15名义务宣传员及15家新闻媒体组成,于10月10日在北京起程,通过图片展示、资料发放、现场咨询及广播等形式向途径的人民群众传播预防艾滋病知识、生殖健康常识及毒品的危害等。
艾滋病问题不容忽视
据权威数据统计,中国目前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84万,艾滋病病人约8万,分布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遍布社会各阶层。有专家警告,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2010年,中国的艾滋病感染者将达到1000万。从1985年我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患者以来,感染者迅速增加,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艾滋病的高死亡率使人们产生极大的恐惧心理,对待艾滋病患者也存在很多的歧视,使得这一问题的解决遇到极大的社会压力。公众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等知晓度太低,并未从心理上接受艾滋病问题的现实,更会使人产生艾滋病离我很远的看法。此次行动旨在让更多的人了解艾滋病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也给人们敲响警钟,艾滋病离我们并不遥远。
安全套必不可少
在16日的活动现场,组委会在向公众宣传知识的同时也向人们免费发放安全套。笔者在现场看到,众多前来咨询的人们已经将活动现场挤得水泄不通,可能组织者也没有料到公众的热情如此之高。尽管组织者向大家说明每位都可获赠,但还是出现了“疯抢”的场面,令组织者非常头疼,现场一度出现失控的局面。只要打开一整箱的安全套,马上就会被“一抢而空”。一位工作人员风趣地向笔者说,你看大家的需求是多大啊!
省第二人民医院的医师告诉笔者,这是一个好现象,这说明大家的自我保护意识已经提高,尤其是女性的生理健康意识提高了。去年在一所高校内免费发放时,3000多个安全套不到10分钟就被“抢”光了。安全套不光是具有避孕的作用,还可以有效地预防性传播疾病,只有提高了安全套的使用率,尤其是在艾滋病等高危人群的使用率,会大大降低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的蔓延。安全套使用率越高,说明社会文明程度越高,安全套不仅保护自我还体现了人的社会责任。预防艾滋病必须向公众推广正确使用安全套。性生活是人的正常生理需要,挡是挡不住的,避免高危行为,以减少感染性病和艾滋病的发病几率。
专家呼吁预防艾滋病刻不容缓
笔者采访了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会员、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的徐维国主治医师。他在与笔者交谈中表现出极大的忧虑。他给笔者分析了我省目前的艾滋病疫情,我省目前正式公布的艾滋病患者224名,感染者达4000多名。但据专家估计,实际数字要远远大于这个,众多的感染者由于社会的压力不愿到医院去检查,还有一部分感染者本身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感染。还有一些地方医疗机构为维护地方稳定,发现艾滋病感染者也不上报,给预防救治工作带来极大困难。但这些没有在医疗机构控制之内的感染者就有可能把病毒再传染给别人,因为他本人并没有相关的常识,所以对加强疾病检控是医疗机构的主要任务,保证这部分患者不再危害社会。
徐医师说,艾滋病是一种病源和传播目的都非常明确的病毒,公众只要了解它的传染途径就可以有效地预防艾滋病疫情地蔓延,现在需要一个长效的宣传机制,加强青少年的性教育和艾滋病教育;加强公众对艾滋病的知晓度,让他们了解艾滋病本身。在道德上提倡洁身自好,远离毒品,尽量减少使用血液和血液制品的机会,避免与高危人群接触和高危行为。引导公众正确使用安全套,有效防止不洁性接触。所以说,采取预防措施是制止这种疾病蔓延的唯一办法。如果不重视艾滋病,到2010年我国就有可能出现1000万的感染者,这样大的感染者基数到时将无法控制,所以强烈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艾滋病,关爱艾滋病患者,给他们一个宽松的生活环境。
艾滋病是一个社会问题,对不幸感染上的患者全社会都应该关心和同情,只有大家打破了传统的观念,对艾滋病的防治宣传才是有利的。据世界卫生组织在我国一些地区调查走访发现,艾滋病宣传工作的最大障碍,是一种复杂的,近乎“禁忌”的文化意识力量所导致的沉默甚至回避。所以,艾滋病并非一个单纯的医疗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一位专家就曾说,我们的敌人并不是艾滋病人,而是艾滋病毒。 (张满定)
图为医务人员现场演示爱滋病的传播途径。 柳影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