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以面向“三农”的科技与市场为主题的第十一届杨凌农高会将于下月5日如期召开,与往年相比,今年农高会的筹备工作呈现出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专业化程度提高
记者从组委会了解到,本届农高会增设农牧良种、名优新特农产品及科技成果拍卖会,以拍卖实物为主,主唱普及性和教育性,往年唱主角的成果和产权拍卖今年要坐“边位”。今年,组委会还与有关单位合作,新增行走式节水灌溉设备展、果业与加工展以及农作物新品种实物展示区。行走式节水灌溉设备展、果业与加工展分别由科技部农社司、农业部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参与承办。各参展单位的布展手段亦更加专业化,采用声、光、电等手段进行特装的展位数量高于往届。
信息化运用更频繁
“高科技坐上农用车。”今年,农高会组委会与内蒙古科技厅合作,首次利用三维技术建立虚拟展厅,网上展示和洽谈的平台更加完善。会务办公条件也在进一步改善。大会新闻中心专门连接了宽带网,备有写稿电脑、外线电话。办会的数据管理、内部办公、信息沟通,再到资料收集、对外联络等普遍使用了计算机和网络手段。推行网络化管理,降低了办会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市场化气息更浓
本届农高会,政府办会的味更淡了,主要筹办工作均由专门机构承担,政府推动下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成为本次会议的另一亮点。会刊、广告、资料袋等等全部交给市场。同时,大会采取多种方式邀请专业观众,扩大交易,用市场的力量吸引参展商。利用展会固有的市场功能,采取推介会、网上洽谈等方式,加大对参展项目、技术成果和特色产品的推介力度。结合杨凌农机市场建设,新建大棚室外展区,吸引外来参会者。
本报记者 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