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恒足·
报载,广东东莞某镇欲建第二小学,相关学校要求每位教师为此捐款1000元,因家庭困难无法捐出者,学校以借款方式要求其认捐,校方对老师称这是一项“政治任务”。
把捐款说成“政治任务”,也实在太离奇。这明明白白是扯大旗作虎皮,无非是想借这顶“政治帽子”吓唬吓唬那些忠厚老实的人民教师。在这里,暂且不说镇里办学校让教师“捐款”这种荒唐做法有多大危害,仅“政治任务”这个词语,就让人听了很不舒服,浑身起鸡皮疙瘩。稍有年纪的人,都可以从中嗅出点“文革遗风”的味道。
什么叫“政治任务”?顾名思义,就是为了达到某一政治目标必须完成的迫切而又重要的任务。当年“为尼克松扫雪”和“老太太拍苍蝇”都成了“政治任务”。在那时,有很多无法无天、祸国殃民的坏事,就是在“政治任务”这面大旗下干出来的。
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后,经过拨乱返正和思想解放,人权(包括私有财产权)、经济规律、市场游戏规则等重新受到尊重,科学的发展观、文明的政绩观正在逐步确立。我们已从过去的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但仍有人还时不时地用过去搞政治运动的办法来搞“市场经济”,乱舞“政治任务”的大旗。
有些官员,还把“政治任务”妙用于摊派或搞自己的政绩工程。打着这面大旗,他们就可以逾越法律,侵犯公民利益,把自己的长官意志凌驾于一切之上。当年,王怀忠为了向上爬,在阜阳搞的那些令人恶心的假政绩工程,不都在“政治任务”这面大旗下明目张胆地用摊派的手段,靠增加农民包括干部职工的负担搞起来的吗?就这样他一直爬到副省长的宝座。要不是在经济上翻了船,说不定还会爬得更高。这就是“文革遗风”在一些地方还很吃香的症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