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平
作为政治家的毛泽东,纵横捭阖,气势非凡,日理万机,公务繁忙,但在与人接触时,毛泽东却风趣幽默,平易近人。
“三样法宝”
1939年7月,华北联合大学举行开学典礼,请毛泽东给师生作报告。当时,中央决定华北联大迁到抗日根据地去办校,出发在即,毛泽东讲话的主要内容是号召大家“深入敌后,动员群众,坚持抗战到底”。演讲过程中,毛泽东很风趣地引用了古典小说《封神演义》里的一段故事,他说,当年姜子牙下昆仑,元始天尊赠了他杏黄旗、四不象和打神鞭三样法宝。现在你们出发上前线,我也赠你们“三样法宝”,这就是: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对不住大嫂了”
在转战陕北时期,一天夜里,毛泽东与其他人一起来到一个小村庄,又一起挤到一个窑洞里休息。房东大嫂不安地一再说:“这窑洞太小了,地方太小了,对不住首长了。”毛泽东依着大嫂的说话节律喃喃:“我们队伍太多了,人马太多了,对不住大嫂了。”说得大嫂和同志们哈哈大笑。会心的笑声打消了大嫂的顾虑,融洽了军民关系,也驱散了官兵们转战的困意。
“一毛不拔”
延安时期,柳亚子等一批知名民主人士从国统区到解放区访问考察。毛泽东热情地接见了他们,与他们坦诚交谈,共同探讨救国救民的方针大略,气氛十分融洽,不知不觉间已到了用餐的时候。当时,囿于延安的物质条件,没有什么高级的美味佳肴招待客人,作为主人,毛泽东热情地邀请客人在窑洞里一起用餐。客人们见毛泽东工作繁忙,欲起身告辞。毛泽东再三挽留,客人们再三推辞。毛泽东风趣地说:“你们要是不肯赏光,回去以后莫要说我毛泽东‘一毛不拔’呵!”
“草头将军”
1945年8月重庆谈判时,文艺界名流邀请毛泽东去演讲,在演讲中有的记者插话问:“假如谈判失败,国共全面开战,毛先生能否战胜蒋先生呢?”毛泽东莞尔一笑答道:“国共两党的矛盾,是代表两党不同利益,两个阶级的矛盾。蒋先生姓蒋,是将军头上加个草,蒋先生只是一个草头将军而已;而我毛泽东的毛字,可不是毛手毛脚的毛,而是一个反手毛,这就代表着大多数人民利益的共产党,去战胜代表少数人利益的国民党,易如反掌!”全场顿时掌声如雷。于是,民间流传一首打油诗:“将军头上一棵草,二人骑在石头坡(即“介石”),反手英雄打天下,解放全国唱凯歌。”
“你在同一个‘侵略者’谈话”
1961年,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访华。会晤前,蒙哥马利好奇之中有些紧张。须知,当时西方盛传毛泽东是“一个残酷无情的暴君”。当毛泽东的大手紧紧握住蒙哥马利的手时,蒙哥马利分明感到毛泽东的手是温暖的,一双深邃的黑眼睛是和善的,慈祥的脸庞是微笑的。瞬间,蒙哥马利脑海中闪现出了印度总理尼赫鲁对毛泽东的评价:“毛泽东的样子象一位和蔼的老伯伯。”“你知道你在同一个‘侵略者’(西家国家把我国抗美援朝污蔑为侵略)谈话吗?在联合国我国被扣上了这样的称号。你是否在同一个‘侵略者’谈话呢?毛泽东的第一句话就缩短了两人之间的“东西方距离”。至第二次谈话,蒙哥马利和毛泽东竟象交往颇久的老朋友一样无拘无束了。
毛泽东的幽默,表现了一种宽广的肚量和伟大的人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