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在第五届珠海国际航展上,由第一飞机设计院等三家研制成功的小鹰—500通用飞机首次亮相。该机总重量480公斤,最大航速300公里,也是我国第一架自主设计研发生产的小型通用飞机。记者采访了该机总设计师龚国政。
10月28日下午,记者见到了小鹰—500型号的总设计师龚国政。68岁的他,一头银发,精神矍烁,他也是“运七”飞机的总设计师。他案头就摆放着一架小鹰—500模型,小巧精致,很吸引人。
记者好奇地拿起,拨弄着模型机的起落架。龚国政说:一般的小型通用飞机的起落架都是固定的。但小鹰—500的起落架可以收缩,降低了阻力,增大了速度。其优越性还远不止这些。他搬着指头说,小鹰—500可载5人,巡航速度每小时可达到200-300公里。但每小时耗油只有50公升;小鹰—500配有智能导航、定向系统,能在大机场起落。而一般的小型飞机就做不到;小鹰—500还配有制冷系统,增加了驾驶的舒适度。最重要的是其从一开始就严格按照中国民航适航CCAR-21部适航管理条例的CCAR-23部设计规范开展设计、验证工作。另外,小鹰—500留空时间能达6个小时,最大航程有1780公里,再加上造价适中,所以很多业内专家将其称之为“空中奔驰”。
龚国政微笑着说,不要说一般的公路,就是土路,只要给足空间,小鹰—500照样可以起落。可以广泛地应用于飞机训练、农林作业、空中摄影、测量地图等。起飞跑道仅410米,降落跑道250米。可用商务载量560公斤,是我国第一架多用途小型飞机。
在采访龚国政的当口,就可听见小鹰—500在空中飞翔的声音。通过窗户就可看到她划过天际骄健的身影。龚国政说,小鹰—500使用的是活塞式发动机。这种发动机安全系数高,空中停车率仅为万分之一。目前,小鹰—500正在进行风险科目的试飞,共要进行184个科目的试飞,需要200多个小时。截至目前,已进行了109项科目的试飞,结果令人满意。接下来的几天,还将进行失速特性、颤震、螺旋飞等风险科目的试飞。虽然风险大,但从“安全第一”的角度出发,必须要飞。
据了解:在美国,通用飞机多达20多万架,占到国内民用飞机总量的96%,世界总量的61%。而在我国,仅有500多架,占不到世界总量的0.1%。因此,小鹰—500的研制可以说是填补了国内小型通用飞机的空白,对中国通用航空产业和私人公务机领域的崛起也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问到:小鹰—500什么时候能拿到适航证时?龚国政显得很乐观,他说:计划在春节前拿到适航证,那样,小鹰—500就可以开始制造,走向市场了。
本报记者 柳江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