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美国可能打击伊朗与中国“经济陷阱”

2023年10月08日

在最近中日东海油气资源僵局和中俄油气管道谈判未见曙光之时,10月29日在中国访问的伊朗石油部长比詹·纳姆达尔·赞加内的讲话为中国能源需求的“开源”带来了“雪中送碳”一样的曙光。他在当天“伊朗——中国能源领域合作机遇研讨会”上说:“伊朗和中国在很多领域的相互依存度很高,尤其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伊朗是可靠的油气供应方,而中国则有一个增长的能源需求。”据《伊朗时报》10月30日报道:“10月28日中国与伊朗签署亚达瓦兰油田开发项目备忘录。备忘录的主要内容为:中石化将负责准备亚达瓦兰油田开发这项庞大项目的开发计划,作为回报,中国将在未来25年内,每年从伊朗购买1000万吨液化天然气。此外,双边还同意在伊朗合资建设液化天然气炼制厂。”从1998年到2003年中国从中东地区进口原油占总进口量的50.9%,其中从伊朗进口的原油占13.6%,仅次于沙特的16.7%,排第二位;年进口增长率为16.5%,亦为第二位。2004年前两个季度从伊朗进口原油634.34万吨,高于去年同期水平。除此之外,中伊在2000年3月就德黑兰和大布里士炼油厂以及在里海沿岸建造一个卸油设施签署了协议。2003年12月,中国石油集团成功地获得了与伊朗共同在喀山油田钻探一处高产天然气的项目。在伊朗未来5年计划石油领域吸引的外资中(240亿美元),也希望中国石油公司投资,其中包括阿扎德甘油田的北部油田和库什克候赛因赫油田。有分析人士指出:一旦今年10月29中伊双方签署的亚达瓦兰油田开发项目备忘录付诸实施,中国有可能在伊朗对外油气领域开发中赶上日本和欧洲等石油公司,成为伊朗油气领域最大的投资者之一。应该说,中伊石油贸易的现状以及发展前景,不仅对这些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中国未来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达到小康的目标也会起到难以替代的作用。

但是,11月1日出版的《华尔街日报》对中伊10月29日备忘录的签署这样评论:“上述协定再次凸现出全球能源需求对美国维护自身安全利益构成的挑战。”而在北京时间11月3日20点10分路透社发表的一篇题为《布什离大选胜利一步之遥,石油价格升高超过50美元》的分析中,引述了摩根斯坦利首席亚洲经济学家安迪·谢的话说:“尤其是如果布什连任,很可能会转向伊朗,那么石油价格会升得非常高,而且会真正威胁到中国的经济发展。”此前,一些国内的经济学家也指出:如果美国对伊朗实施军事打击,中国经济的“石油瓶颈”可能会把中国经济带入一个一直在试图避免的两难境地:要么在强行紧缩的情况下面对可能出现“滞胀”;要么为了维持石油消费使人民币被动升值,牺牲大量出口产业和外资的引进;而这两者最大的危害都是加剧就业形势恶化。在这个意义看,在布什的连任背后,除了可能会出现一个“台独”的“政治陷阱”外,很可能还有一个“经济陷阱”,当这两者与中国未来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并行时,无疑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考验。 (欣华)

上篇:七成中国职员月薪不过2500元
下篇:中国高级计算机市场发展迅速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4/11/2004111104-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4-11/11/285554.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