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文学家契诃夫说过:“不懂得开玩笑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人。这样的人即使额高七寸——聪明绝顶,也不算真正有智慧。”由此可见,开玩笑在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但凡事有个度,开玩笑也要讲法则,漫无边际、无所顾忌地任意为之就是人们常说的“玩笑开大了”。
因人而宜。现实生活中,我们接触的对象各不相同,有长幼尊卑、地位身份、知识水平、道德修养、性格爱好、年龄性别、熟悉程度等之分。如果开玩笑不讲究对象,一味幽他一默,反而适得其反,让你尴尬不已,从而影响人际关系的和谐。
留意场合。场景、环境的不同,也决定说话交往要有所讲究。喜庆、吉祥的场合,开一些相适应的玩笑可以活跃气氛;如果是丧葬、悲痛、严肃场面开玩笑就不合时宜。
注意格调。要得人重我,除非己重人。有些人喜欢开一些庸俗下流、低级趣味的玩笑,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引起人们的谈兴。更有甚者,一些人对“黄段子”津津乐道,滔滔不绝,其实这是不自重自爱的表现,要彻底根除这些不良习气,开玩笑要选择一些格调高雅,又能为多数人接受的话题,不要成为藏污纳垢的渊薮所在。
掌握分寸。一些人开玩笑从不考虑别人的反应如何,承受如何,只知道口无遮拦,一吐为快。事实上,再高明的玩笑如果失之过当,就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有时即使是善意的,但不经意间就走向了事情的反面,闹出一些始料未及的不愉快,“狐狸没打着,反惹得一身臊”。真正会开玩笑的人从不放纵自己,让语言信马由缰,说到哪算到哪,而是恰如其分,点到为止,既给人家留面子,又给自己下台阶的余地。
避人忌讳。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而这些又往往是忌讳人们谈到的。尤其是在大庭广众之下,随意开别人心、揭别人短,不顾别人的忌讳和隐私,就可能触怒别人,对方也会以牙还牙对付你,叫你手足无措,更显狼狈,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何必呢?有关生理缺陷、心理创伤、性格毛病以及所犯过的错误、过失、婚姻离异等方面,都应该为隐者讳,千万不要以此为“玩笑源”,拿别人一生一世的痛楚换取自己片刻的欢娱。 (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