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夜幕降临,这里便成了矿山职工的乐园,楼顶上“文化楼”三个霓虹灯大字分外耀眼,楼前的彩灯椰子树造型五光十色。辛勤一天的煤矿职工纷纷来到大楼内外,开始了他们丰富多彩的八小时之外的业余文化生活。
黄陵矿业集团公司位于陕北乔山脚下的一个山沟里,远离城市。为了活跃2800多名矿山职工的文化生活,他们于近年建成了这个集大型会议、健身、休闲、娱乐为一体的职工文体活动中心,包括2300多平方米的文化楼和1万多平方米的休闲广场。在文化楼装备了多功能厅、乒乓球室、台球桌、棋牌室、电子琴室、歌舞厅、健身房,还在室外规划了羽毛球场、篮球场和足球场等活动场地。夜晚,在这里打球的、玩棋牌的、歌舞、健身的矿工们络绎不绝,一派欢快的景象;清晨,跑步、做操、习武、扭秧歌的职工和家属们比比皆是,成为矿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集团公司工会副主席贺志敬告诉记者,作为矿山职工的文化活动阵地,公司工会在这里开展各类文化活动的同时,还成立了一批职工文化团体。秦腔自乐班每周五晚上活动,团结起二三十名秦腔爱好者,领头的段恒亮,是一号矿水泵工人;篮球、乒乓球爱好者不定期搞邀请赛,两年一次公司级大赛;职工书画活动异常活跃,前不久办的生产安全书画展,矿区200名职工的作品参展,评选出五十多幅获奖作品;矿区文化创作协会也团结起一批矿山文学爱好者,打开他们出版的《矿山绿叶》一书,近百篇矿山人写矿山的散文、小说、随笔、诗词作品,散发着强烈的煤味,显示出矿山职工的粗犷、豪迈和深沉,看后使人爱不释手。
采访中,我们在熙来攘往的人流中找到了职工文体中心负责人周照江。这位34岁的年轻人学过采煤,开过汽车,还是位声乐爱好者,长于演唱民族男高音,听说曾在省煤炭系统和延安市的歌手大赛中获过奖。但问到这些时,他却说矿山人人是歌手,以今年十月在文化楼多功能厅组织的迎国庆合唱大赛为例,公司下属的12个单位七八百职工参加,公司的党政工领导也登台亮相,那场面才壮观哩。周照江还告诉记者,矿山职工不但爱唱歌,也不乏作词谱曲的,他们供电所工人张宏洲、一号矿准备三队工人张新亮就是这方面的人才。说着,他打开一首出自矿工之手抒发矿工豪情的歌词:“虽然有险滩,我还这样慷慨;知道会流血,我仍这样豪迈。莫迟疑,莫等待,千米煤海,青春的花儿开不败……”
通讯员 建奇 本报记者 明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