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影·
近日,按照报社的统一策划,去一家大型国有矿山企业采访,不曾想碰了一鼻子灰,人家的态度是自己不对外发稿,也谢绝新闻单位前去采访。无奈,只得打道回府。十年前这家企业我曾经采访过,对记者特别是工人报的记者热情有佳,与今天的冰冷态度形成了明显反差。
那天,我先来到宣传部,部长客气婉转地告诉我,“我们的宣传工作是对内部而言,对外没有宣传报道任务。领导要求:只干事,少说话,对外保持低调。”当我来到工会后才发现,工会和厂方拒绝采访的态度是一致的,而且态度更加坚决。工会一位主任道,自打他担任主任的九年中,从未向外界发过一份稿件。行政方面都不说,咱工会就更不能说了。记者深感疑惑,一个企业各方面的工作都很不错,为何如此“低调”,如此“防贼防盗防记者。”之后经过一番极有分寸的交谈,从对方只言片语中我明白了其中的缘由。以前宣传报道给企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你不是经营的好,效益好吗,一些政府的相干或不相干的职能部门和有一定权力的部门纷纷登门多收费,要赞助,仿佛企业是唐僧肉不吃白不吃,企业惹又惹不起,藏又没法藏,生产经营受到了干扰和影响。
一个拥有数亿资产,数千名职工的大型国有企业在无奈中选择了低调、沉默,这如果说也是一种选择的话,那真实在是一种没办法的办法。政府的职能权力部门他们惹不起,怎么办?只好自己不吭气不作声,埋头干自己的事。
企业的生存环境这般“艰难”,怎能谈发展。胡锦涛总书记一再强调提高我们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这一决策,针对性和迫切性十分明确。希望我们各级政府的职能权力部门,多点公心少点私心,提高执政能力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不要让企业流汗再流“血和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