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城矿务局桑树坪煤矿捡煤队的刘小玲告诉记者,捡煤活虽脏,一月也能挣个千儿八百的,和井下的采煤工拿的差不多,她心满意足了。在今年7月15日之前,她和一群姐妹还是没有分文收入的下岗女工。她们是通过“职工来访接待日”解决了就业的问题。
桑树坪煤矿党政工联合设立了“职工来访接待日”制度。此制度从今年6月3日开始,接待地点设在矿工会,每周五上午9时至11时30分,由矿领导和劳资、工会、宣传、公安等科室领导轮流值日,专门从事接待工作。接待日制度要求领导现场对职工反映的各类问题进行解答,对现场解决不了的问题可责成矿有关部门给予解释或解答,遇到劳务工管理方面的疑难问题,要求交送劳务工管理委员会研究解决并予以答复。
一些职工认为接待日制度只不过是说说而已,不会解决什么实质问题。今年6月25日,刘小玲等人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来反映她们的问题。在接待日登记卡上记者翻出了当时的记录。记录上写着,刘小玲她们24人来访要求重新上岗。她们原属于多经公司职工(集体职工),前几年听说下岗有生活费便愿意下岗,没想到国家政策一变,领了几年钱后,却没有了一分钱收入,家庭生活非常困难。当时接待她们的矿党支部副书记李继田认真地回答了她们提出的问题,之后,针对她们家庭和自身的实际情况,矿领导和工会最终破例给她们找了捡煤这个差事,让多经公司的近40名下岗女工全部重新上岗。
“小制度,解决了大问题。”采访刘小玲时她仍激动地说:“职工接待日制度真的是为职工排忧解难,是诚心诚意地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呼声的。”她还说,她们姐妹们没有什么豪言壮言,只有珍惜这个机会,好好工作。
本报记者 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