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张亚凌
这是肖复兴笔下一件真实的故事——
“1968年8月15日,北大荒,在抢救落入洪水中的国家财产——150根电线杆时,知识青年金训华为了救陈健献出了生命。那一年,俩人都19岁。
陈健说,金训华为了救他而牺牲,他发誓要永远留在北大荒,为金训华守一辈子墓地。”
而今,36年过去了,妻子离他而去,父亲病逝,自己疾病缠身,诺言却变成钉天的星。当“知青”已远去成历史名词被人淡忘时,陈健依然活在那片白桦林中。深深的感动涌上我的心头,同时,更多的,是愧疚——
“8点,不见不散,等你哟。”和朋友约好了一起出去。只因飘起了小雨,便一个电话打过去:“天气不好,算了吧。”——何曾想到朋友有多大的失落?
“好好学,考进全级前10名,咱们周末一起登梁山!”考前,我拍着儿子的头鼓励他。儿子考得很好。我却以种种理由回绝了儿子上梁山玩的要求。——我推卸了“负担”感到轻松,又何曾想到儿子的感受?
身处异地,朋友曾给我提供了莫大的帮助,分手时,“到了打电话报个平安。”朋友叮嘱道。一路颠簸舒服地躺在自己家里时,出门的不方便早已一扫而光,却懒得提起电话告知朋友,还自嘲曰“客走主安,朋友该省心了”。
那年携家人游石鼓山,一当地女孩为我们热情地引路,还请我们到她家休息,喝水。在我们拍照时也顺便给她摄了一张。我们保证冲洗好后给她寄去,女孩还留下了家里的详细地址。结果呢,也许是忙吧,因为我们常常拿“忙”来搪塞,精明欺骗了纯朴。
……
我们说得干脆利索,莫非只因为我们的“说”与“做”毫无联系?“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这是古代仁人志士对诺言的认识。没有人要求你做到什么程度,只是没有能力兑现,就不要许诺;没有诚意兑现,也不要许诺!诺言,有时需要用生命去守护——
一位老师带着学生们上山采集标本认识植物,约定好了黄昏在某处集合,不见不散。分散各处的学生们想自己能认识下山的路没必要绕过去集合,纷纷下山去了。唯有老师,一直在约定的地方等着,——他唯恐孩子们找来迷失了路。那夜有暴风雪,有暴风雪的夜老师便永远地长眠于此了。
诺言,是沉重的,因为包含着理解、责任、爱心,岂容我们有丝毫的懈怠?
——兑现你的诺言吧,否则,不要许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