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处理…

向为矿难捐助的人们致敬

2023年10月02日

·魏俊兴·

铜川“11·28”陈家山煤矿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后,我省成立了“救灾募捐中心”,收受社会各界的捐助,以帮助那些遇难家庭渡过经济难关。截至12月4日,该中心已接收近60家单位和140余个人的捐助。

媒体报道的“救灾募捐信息”,使我从那些“有情人”细小的举动中,体味到了“矿难无情人有情”的人间真情。一位年近花甲的老妈妈,用颤巍巍的手拿出积攒了一年的,本打算给病故了的惟一的儿子操办一周年祭日的800元钱。见工作人员不忍心收,老人动情地说:“我虽然失去了儿子,但政府帮助了我,使我成为低保对象,矿难那么多母亲失去了儿子,甚至有的家庭失去了惟一的支撑,分担做母亲的痛苦,是我的心愿。”尽管钱在工作人员和老人的手里来回推让了数次,最终那位老人还是放下了600元钱。西安光华制药厂已经停产两年了,可20名留守的职工还捐助了540元。他们在来信中说:“厂里效应不好,我们留守职工用微薄的爱心,来抚慰矿难职工家属……”

这些经济并不宽裕甚至自己还处在贫困线的普通百姓的小小举动,这些来自募捐中心的真实信息,真是令人感佩至深,令人深受教益。与其说这些人用微薄的捐款(衣物)对矿难职工家属进行资助,倒不如说他们是用自己那颗真诚善良而滚烫的心来温暖抚慰矿难职工家属的心,似乎更贴切。

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一位靠低保生活的老妈妈,之所以捐出好不容易积攒了一年的祭奠亡儿的钱,为的是“分担矿难母亲的痛苦”。多么朴实的语言,多么崇高的精神境界。这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互助友爱精神,这种以微薄之力弘扬正气的行动,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愈显弥足珍贵,急需弘扬光大。这些普通人默默无闻的平凡之举,正是我们当今社会所缺失的。

上篇:图片新闻
下篇:关爱每一个职工的生命
分享到

© 2023 陕西工人报
制作单位:53BK.com

↑ TOP


http://szb.sxworker.com/Img/2004/12/2004120701-1.jpg
陕西工人报
http://szb.sxworker.com/m/content/2004-12/07/225778.html
陕西工人报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