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家年
五彩和斗彩是继青花之后的另外两种彩绘瓷器,它们都有釉下青花,又有釉上多种色彩。今天的收藏品市场上已经很难见到它们的身影了,所见之物几乎没有真品了。
五彩可分为釉上五彩和青花五彩。釉上五彩的制作工艺是彩色纹饰绘于已经烧成的白釉瓷器的釉面上,再在炉中以低温第二次烧成。彩在釉之上,因此称釉上五彩。五彩是在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宣德已有五彩。但明代釉上彩以红、绿、黄为主的三色为多,纯粹的釉上五彩则较为少见。清代的釉上五彩通常以红、黄、紫、赭等色彩绘纹饰,有的还加钸金彩。但每件器物要根据纹饰的设色需要,可以是两种色调或五种以上色不等。
青花五彩一般以红、黄、绿、紫及青花五种主要色彩,它是以釉下青花和釉上彩相结合的瓷绘。明嘉靖、万历时期的官窑釉上彩瓷,以釉上青花作为一种色彩和釉上多种彩相结合。清康熙朝,发明了釉上蓝彩和光亮如漆的黑彩,使青花五彩被釉上五彩所取代了。
斗彩是明宣德官窑创新品种,是将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绘巧妙组合的崭新工艺,也是彩瓷中的绝妙精品。其主要特点是:用青花在瓷胎上勾绘主体纹钸或整体纹钸的轮廓线,罩上透明釉,经高温烧成青花器,再在烧好的釉画瓷胎上根据纹饰的设色需要,填上一种或多种不等色彩,而后再入炉低温烘烧制成。
斗彩是以青花构成其图案的主色,釉上色彩只占次要的烘托作用;釉上彩绘时,在淡描瓷器的釉面上根据纹饰设色的安排进行彩绘。彩绘时可运用多种施彩方法(点、填、染、覆)。而青花五彩,釉上彩则为主要色调,青花只作局部纹饰渲染或适度点缀。釉上彩绘时,按照画稿要求将需要画青花的部分先画好,然后在釉面的空白处进行彩绘,把画面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