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省的各大煤矿,总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穿着矿工的衣服,下井干着矿工的工作,但他们不是煤矿的正式工人,于是他们便有了一个统一的名称——农民协议工。据记者在韩城、铜川、黄陵、澄合几大国有煤矿了解,这些来自农村的农民工正成为煤炭工人中的中坚力量,一般煤矿下井工工作几乎被农民工所包揽,大部分煤矿井下工人中农民工占到60—70%的比例,有的高达80%以上。随着农民工的不断增加,我省的几大煤矿在保护他们合法权益方面都做出了不懈努力,使他们到煤矿打工有一种到家的感觉。但他们毕竟不是正式职工,他们来煤矿,干着最脏、最累、最苦的活儿,到底有什么苦衷?心里怎么想的?记者近日在韩城矿务局采访时,就专程采访了许多农民工。他们所谈话的内容可以用“伤心总是难免的”这句话来概括。
期盼在人格上的平等
今年38岁的刘保娃是丹凤人,2002年来桑树坪矿掘12队工作,和他一起来矿上的丹凤人就有七八个,他们都来自贫困山区,没有技能,文化程度不高,为了养家糊口,才来煤矿挖煤。刘保娃说既然来了,就想好好干,国有煤矿,不拖欠工资,矿上又推行矿务公开,干起来也舒心。工作上倒没什么,就是在心里觉得和其他正式矿工不一样,有时还会被人歧视。来自洛南的贺春生说,他来煤矿想的比较简单,就是为了挣点钱,去还外债。他也想在矿上干一辈子,但每年百分之三左右的转正名额让大多数农民工看不到希望。
也想弄出点爱情火花
今年27岁的吴军来自洛南县,在桑树坪矿掘6队,他是记者采访的农民协议工中唯一没有结婚的年轻人。他家有一个弟弟正上高中,生活没有别的来源,只好来煤矿挣钱了。小吴身材魁梧,长得很帅气。他说他有一个心愿,从农村出来,在矿上好好干,挣点钱,最好再找一个矿上的媳妇。
谈起矿工找对象之事,下峪矿采煤二队的支部书记赵西全很有兴趣。他说矿工找对象太难了,农民工在矿上找对象就更难了,他曾帮队里的小伙追过女朋友,但人家一听说是煤矿工,就吹了。矿上女工少,何况条件稍好的都想嫁到外边去。矿工是缺少爱情滋润的一个“弱势群体”。尽管是“弱势群体”,像吴军那样对爱情向往的年轻人还是渴望爱情的,他们不像那些结了婚的农民工,对爱情的理解就是把妻子接到矿上住几天。
吃饱睡好是最大的心愿
农民工的心愿是什么?象山矿工会副主席强华告诉记者,他们在一次调查中得知,吃好睡好是他们朴素的心愿。
姜福学是记者在桑树坪单身楼采访时年龄最大的农民工。他说其实农民工的业余生活很单调,下一次井,回到宿舍就想睡觉,没有精力去活动一下。矿上经常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但大多数农民工都不喜欢参与,主要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吃好睡好,把钱发好”,他们心里就满足了。
本报记者 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