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就是对自身评价过低,缺乏自信,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低人一等的一种自然意识或自我评价。自卑感经常会导致个人对自己的品质、能力评价偏低,为人处事时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这会妨碍工作、学习和人际交流等活动的正常进行,产生许多坏影响。自卑感会让人缺乏自信,畏惧胆怯,遇到一点挫折就止步不前;自卑感会产生束缚人的精神活动,会严重影响人的聪明才智和创造能力的发挥:因此,应摆脱自卑感。
家庭影响、学校教育、社会要求和评价以及个人的生理、心理等许多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人的自卑感,其中,家庭影响,即家庭中父母、长辈的行为、言论及其对孩子的评价,是产生自卑感的根源,那么,如何摆脱自卑感呢?
1.要注意努力培养和增强自信心。平时要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的特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要认为自己在公共场合所说的话没有其他人说的重要,讲话时,尽量避免慌张、拘束或吞吞吐吐的现象,要自然、稳重、大大方方。讲话前做几次深呼吸把注意力转移到别人身上,以转移自己情绪的不安。
2.要扬长避短。要认识到每个人都有长处,也有短处;因心理缺陷或生理缺陷而感到自卑的人,应努力避免自身的弱点和不足,充分认识和发挥自己的特长,扬长避短,培养自信。
3.尽快摆脱导致自卑感的外部刺激因素。无论是家庭或是老师,不要轻意贬低个人的能力和品质,否则只会损害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少年儿童起不到明显的教育作用。更应避免辱骂和批评,应尽可能地给予积极的表扬和鼓励。关键还是在个人,要有自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品质,不要盲目受别人对自己贬低性评价的干扰和影响,应该认真分析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以中肯的批评作鞭策和督促,这样,就可以防止自卑心理的出现。
4.自卑感的形成与人的意志有很大关系。面对挫折,意志坚强的人会通过总结,不断吸取经验教训,愈挫愈勇;而意志不坚定的人面对挫折,就可能不断沉沦,甚至一蹶不振。因此,意志不坚定的人应培养坚定的意志和决心去增强抗挫的能力。
5.做事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有自知之明,切忌好高骛远。遭受太多的失败和挫折,不利于克服自卑,如果量力而为,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和计划,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通过努力取得的成功,这样有利于克服自卑,培养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