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朝朝·
南京市政府在媒体公布各区清欠民工工资举报电话,可谓便民务实之举。这么好一个举措,可在有的区却成了“聋子耳朵”。《扬子晚报》12月18日的报道说,就在举报电话公布的次日,有些电话不是打不通,就是没人接,要不就是让投诉者再转拨别的号码。
时下,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再度为全社会关注,中央高层领导高度重视,相关部门出台了有力措施,许多地方党委政府作出了郑重承诺,清欠民工工资实行问责制已在政界广泛施行并迎来社会喝彩。南京市政府在媒体公布各区举报电话,亦足见其清欠民工工资的决心和理念。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有的地方和部门竟然麻木不仁,甚至对举报电话极不耐烦,使举报电话形同虚设。这样的“麻木”神经当迎头痛击,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问责制,应当从如此“聋子耳朵”问起。
试想,举报电话都成为“聋子耳朵”,农民工工资拖欠的投诉言路不通,渠道堵塞,电话都无人接听或是接听电话都不耐烦的懒政行为,还能有什么热情、精神和服务意识来解决错综复杂的拖欠矛盾。不对“聋子耳朵”首当问责,不触动其麻木神经以警醒其责任意识,很难想像这样的公仆能够发挥出怎样的作用。
举报电话成为“聋子耳朵”,让农民工寒心。带着满心希望,电话的那头却是千呼万唤无回应,或是迎来的是极不耐烦的“服务”,纳税人购买到这样的服务,贩卖劣质服务产品者当应负责。
举报电话成为“聋子耳朵”,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大丈夫一言掷地有声,更何况是人民政府的承诺,更何况公布于报章,“执政为民”的理念和政府的公信权威在“嘟嘟”声中遭受损害,“聋子耳朵”难辞其咎。